晶报讯 在国际金融危机阴霾仍未完整散去的背景下,黄金依然被市场视为安全的避险所。
金融危机后,中国在黄金市场上的动向引起国际关注。根据国家外汇管理局颁布的数据,截至2009年末,中国黄金储备是1054吨,全球排名第五。今年两会期间,央行副行长、外管局局长易纲在消息发布会上表现,过去几年里中国以一个比较合理的价格增持了400多吨黄金。而按最保守的估计,现在中国民间积累的黄金也已超过3000吨。
推荐浏览
- 唐均:目前养老金筹资模式难蒙受煤炭业“黄金十年”近尾声外国专家:中国经济持续坐过山车真工夫内部材料曝光 陷排骨门据称美航母如进黄海探测可达兰州[微博]李易:给唐骏支几招度危机
- 济宁任城区财税暨地方税收保障工作会议召开
- 从未贷款登上黑名单 冒名贷款者状告银行侵权
- 万达公布奖励裁判方案 提薪幅度过大引质疑
- 财政收入高增长通胀施压民生 学者提议发红包回馈国民
- 首都机场主管涉嫌走私被诉
- 济宁市农机部门全力抓好“两节两会”期间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 济宁市区国税局推进税收征管体系建设工作
- 济宁鼓励院企合建工作站 9家院士工作站获72万元资金
上海期货交易所副总经理滕家伟表现,从国际上来看,英国的伦敦、美国的纽约,黄金市场都成为其国际金融中心肠位的有力支撑,而中国要建立以国民币定价的国际金融中心必须在黄金的问题上有所作为。
据悉,央行现在也正在制定中国黄金市场发展的长远计划,央行上海总部金融市场管理部副主任王振营日前在“第七届上海衍生品市场论坛”上流露出这样的信息。
记者在该论坛上获悉,包含央行、银监会、证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正在推动黄金交易国民币化的工作。王振营坦言:“黄金市场发展和另外一个中国大战略相接洽,就是国民币战略,一个国家的富强和货币走向国际化紧密相连。货币走向国际化有两个重要的方面或者标记,一个标记就是在结算,还有一个标记是对金融产品的标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