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基于6.7802的对美元汇率中间价,国民币开端了新一天的交易。此时,距我国正式启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恰好过去了5年。
5年间,我国按照“主动性、可控性、渐进性”的原则稳步推动汇改,国民币也以“更具弹性”的姿势,行进在其国际化的道路上。
汇率机制不断完善
2005年7月21日,我国开端履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揽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5年来,国民币汇率保持了“小步快走”、双向波动的特点。
推荐浏览
- 传上海不出楼市细则 失调控机会 圈地惊心:海南海岸线全线沦陷 陈发树83亿捐款仅到帐1.6亿 深圳地铁亏220亿 北京年亏超10亿十团体最想封杀郎咸平 建行在列[微博]韩令国:空置率非泡沫真凶
- 江苏常熟“第一美女老板”欠6亿跑路 或超吴英
- 春节期间济宁城区产生鞭炮屑超过百吨
- 1-10月济宁地方财政收入总量超去年全年13.53亿元
- 中海油大亚湾二氧化硫排放量超标一倍
- 万达公布奖励裁判方案 提薪幅度过大引质疑
- 美国会拟再推人民币法案 商界反对声一片
- 十二五末机械工业将实现工业总产值年均增12%
- 人民币对欧元两周升3千基点 欧债预警中国出口
按照2010年7月21日颁布的汇率中间价,国民币对美元汇率较汇改前累计升值近22%,年均升值幅度超过4%。
在中国国民银行副行长胡晓炼眼中,近年来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框架和内涵不断得以完善,重要体现在三方面:动态趋向合理均衡汇率程度的机制逐步形成;汇率定价更加按照市场供求关系;汇率形成的市场机制不断完善。
汇率稳固应对金融危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汇改推动的5年中,国民币一直面临着宏大的升值压力。面对压力,中国始终按照自己的节奏推动汇率形成制度改革。而国民币汇率的稳固,成为中国冷静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率先迎来经济复苏的重要基础。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表现,在全球经济危机严重的状态下,国民币汇率制度保证了中国经济的快速复苏,2009年中国经济增加对全球经济增加的贡献度达到了50%。
专家表现,在国民币尚未实现资本项下自由兑换的前提下,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有助于克制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下降宏观经济的运行风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