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应用管理暂行措施》。根据该《暂行措施》规定,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合计不高于上季末总资产的20%。保险资金投资的股票,重要包含公开发行并上市交易的股票和上市公司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的股票。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上市公司股票和以外币认购及交易的股票由保监会另行规定。正因如此,不少市场人士将《暂行措施》的发布视为是A股市场的重大利好,是创业板的重大利好。

- 楼市货币战斗:信贷不紧房价不跌 少林寺申遗成功 年收入谜团未解美国困境:1120万套房困住2万亿 禹晋永圈地1500亩投资原是假项目 库存转移培养钢市虚伪繁荣[微博]国美争取案99%是这结局
- 从“起码通车了”到“不交就不是灾民” 官员何以如此
- 伯南克表示全球通胀不是定量宽松惹的祸
- 创业板减持全解密 累计套现金额达54.1亿
- 9日创业板指跌0.44% 船舶制造股上海佳豪涨停
- 创业板股权激励陆续出台 业绩增长承诺难言高成长
- 创业板解禁或现减持潮 中小板高管减持创新高
- 创业板中期业绩整体垫底 高成长神话再遭质疑
- 创业板本年中报披露完毕 营业收入182.3亿
这种“利好说”明显包含有对宽大投资者忽悠的成分。在这些市场人士看来,《暂行措施》将给A股市场带来4000亿元的新增资金。根据《暂行措施》,保险资金投资股票与股票型基金的上限比例可达20%,加上投资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的比例可以达到5%;这意味着险资权益类投资占比可达到25%。而目前保险资金实际投资股票及股票型基金的比例约为15%,离上限还有10%的空间。按照保险公司去年末总资产4万亿元盘算,险资权益类投资的空间尚有4000亿元。
但这4000亿元显然是不断定的。首先,属于债券型基金和货币基金投资的2000亿元,是不可能全部进入A股市场的。其次,剩余的2000亿元属于股票与股票型基金投资的部分,也是视市场情况,可以进入,也可以不进入A股市场的。而且这个2000亿元也并非是《暂行措施》带来的新增部分,而是本来就有的。只不过本来的规定是保险资金投资股票和股票型基金的比例各自最高为10%,合计为20%;而《暂行措施》只是将这个各自10%的比例买通应用,使得保险资金在投资的过程中更加主动。但总体上20%的比例并没有转变,又何来的新增2000亿资金呢?
真正带来必定利好作用的是创业板。因为在《暂行措施》出台之前,保险资金是禁止投资创业板的,但在《暂行措施》里,保险资金禁止买入创业板股票的禁令被删除,这至少表明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股票不再被明令禁止了,这对创业板来说是一个利好。
不过,这种利好重要还是象征性的。虽然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的禁令被取消了,但保险资金仍然不会投入太多的资金到创业板,来充当创业板的保护神。保险资金需要对自己的盈亏负责,这就决定了保险资金在投资过程中的慎重。保险资金此前被禁止投资创业板,正是基于慎重投资的考虑。由于国家对创业板的支撑,《暂行措施》要禁止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是不大合适的,但《暂行措施》也没有直接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放行,而是规定由保监会另行规定,这就足见保监会在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问题上的慎重并未有大的转变。因此,即便未来保监会为保险资金投资创业板放行,慎重投资还是保险资金必须考虑的。
而且,目前创业板的风险仍然没有得到有效的释放,保险资金也不会大举介入,长线投资。虽然经过前期的调剂之后,目前创业板的市盈率由当初的100倍以高低跌到60倍的程度,但这仍然不是一个安全区域。并且创业板的新股发行仍然保持着较高的市盈率程度,加上一些创业板公司包装上市的画皮还没有完整扯去,事迹变脸的风险有待释放。此外,从11月1日起,创业板将要迎来大范围的大小限解禁高峰,创业板股票将面临着重新定位的过程。在这些风险没有有效释放的情况下,盼望保险资金大范围介入创业板是不现实的。
更多出色内容请登录京华网(www.jinghua.cn)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