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欢
中国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昨日提出保荐监管“三铁律”。
“三铁律”明白,“对于没有参与尽职调查或尽职调查工作不到位的保荐代表人,对于信息披露存在虚伪或重大遗漏项目标保荐代表人,对于持有发行人股票的保荐代表人,以及其他有违法违规行动的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将依法严正处理。”
该负责人表现,尽管社会上对“保代持股”一事议论颇多,但鉴于尚无人向监管部门供给有力线索,监管部门也未控制查实证据,所以目前尚未对有关情况作出处理。但“只要发明查实,必定会严正处理。”
督促保荐机构尽职调查
据悉,为加强保荐监管,证监会下一步将推出一系列措施。其中,监管部门已起草完毕《保荐业务内控指引》,即将向社会征求看法。“为了明白保荐业务内把持度的标准,增进保荐业务内把持度建设,规范保荐业务经营和运作,防备和化解保荐业务风险,我们今年拟出台《指引》。”负责人介绍说,《指引》将请求保荐机构设立专门的内部把持机构,配备专职内部把持人员,健全相干保荐业务的流程把持。
“要将监管压力切实传导到保代和保荐机构身上。”上述负责人表现,证监会有关部门在召开反馈会、初审会等审核会议时,将就审核中发明的问题,请求相干保荐代表人到会答复有关问题。在召开发审委会议时,适当增加保荐代表人答复问题的时间。审核人员在工作底稿中,将对保荐机构和保荐代表人的诚信状态、勤恳尽责情况和执业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价,考核和评价结构计入保荐信用监管系统,必要时向社会颁布。
同时,证监会还将深入推动现场检查工作,督促保荐机构将尽职调查、内核、工作底稿、工作日志等制度落实到位。在去年对14家保荐机构内把持度、39个保荐项目工作底稿进行检查的基础上,今年将进一步加大现场检查的力度,检查的主体也将由发行部发展为创业板部、处所派出机构与发行部的联合检查,以此督促保荐机构贯彻落实各项保荐制度,进步执业质量。
保荐工作瑕不掩瑜
自2004年7月对江苏琼花项目保荐代表人采用“三个月不受理推荐项目”的监管措施以来,发行监管部已对20名保荐代表人或相干义务人采用了“谈话提示”的监管措施,对7名保荐代表人、1家保荐机构采用了“必定时代内不受理推荐”的监管措施,撤销了14名保荐代表人的保荐代表人资格。
负责人指出,2009年的检查工作发明,保荐机构和保代执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重要包含:尽职调查工作仍需加强,有些甚至很不到位,发行人的风险和问题没有充分揭示;内控系统有待进一步健全,风控程度有待进一步进步;申请文件的质量参差不齐,信息披露质量仍有待进步;有的项目并非从投资者角度来作把关,而是以敷衍审核机构的心态进行,乃至宽泛说明规矩,有些更抱“闯关上报”的心态等。
他强调说,尽管存在一些发展中的问题,但保荐制度实行7年来承销卓越,具体表现在:一是保荐机构的义务意识不断加强,推荐企业的质量有了较大程度的进步。二是保荐机构的内把持度逐步建立,特别是尽职调查制度、内核制度、工作底稿和工作日志制度等工作的深化推动,使得保荐工作的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三是以保荐代表人、准保荐代表人为主的投资银行队伍不断扩大、素质也不断得以进步。四是行业集中度和品牌逐渐形成,自律程度不断加强。五是监管力度不断加强,违规行动得到有效遏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