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图片
新华网海口8月15日电 银行卡安全问题正日益成为储户和银行倍感头疼的难题。储户本着安全的目标存钱到银行,成果却突然发明银行卡内的钱不知去向,且很多都是被异地盗取。案发后储户与银行难免对簿公堂,判决成果也不尽雷同,或判银行负全责,或各打五十大板。

- 卫生部今日颁布早熟门调查成果珠三角十年初步实现五个一体化国美董事会硝烟弥漫 或鱼逝世网破 中石油回应消息词汇表:并非禁用 组图:抢镜的小家伙们 [微博]看了这个你还想买房吗?
- 银行业不能疏忽契约精力和社会义务
频发的银行卡存款被盗事件折射出银行安全监管漏洞及储户保密意识欠缺,而类似案件不同判决成果也凸显银行和储户对存款被盗的义务分担机制存在缺点。
储户银行卡存款频频被盗或被冒领事件屡发
2010年2月15日21时10分,海南省文昌市昌洒镇小学教师林洪榜的手机接收到银行卡内存款被取信息,林先生立即报案,后经证实其在农行(601288)文昌支行的工资卡存款已被盗取。紧接着,2月16日至22日,又陆续有人账户存款在海南省外地区某银行ATM机被盗。林洪榜介绍说,文昌市文教区有19人存款被盗,金额达25万余元。
此外,文昌市文城镇、会文镇、锦山镇、昌洒镇、东阁镇、迈号镇等地教师、公务员与离退休干部等几十人在农行文昌支行各营业所的工资存款也同时被盗光。经公安机关查证,共有78人(海口1人、文昌77人)存款被盗,涉案金额95万元。
如此大面积存款被盗事件并不多见,但频发的银行卡被盗事件却并不鲜见。2010年4月9日,杭州男子马先生银行卡被人在东莞、深圳等地刷走19万元,银行方面称按规定他们不负责,派出所亦称需要到盗刷地派出所去立案;2009年8月15日广西柳州市柳江县一储户银行卡还揣在手中,卡内71万余元存款却被在境外盗取花费,一审法院判决银行储户各负50%义务;2009年4月广西防城一市民卡内的存款被他人在异地以划卡花费、转账等方法取走,后法院判决开户银行赔偿储户444170元存款及利息。
风险防备措施不到位致被盗事件频发
近年来银行卡类犯法案件不断增多,持卡人与银行之间的纠纷和诉讼也随之增加,银行卡安全及被盗款项的义务分担机制也日益备受关注。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认为,目前储户银行卡存款频频被盗证明银行安全监管存在漏洞。持卡人存款被盗大多因为银行ATM机被装上窃取设备,偷拍银行卡信息落后行克隆,进而盗取存款;另一方面银行对储户信息的保密工作也没有做到尽善尽美,信息泄漏繁殖了盗取银行卡存款的温床;储户缺乏保密意识,也容易导致被人窃取卡内信息。

- 卫生部今日颁布早熟门调查成果珠三角十年初步实现五个一体化国美董事会硝烟弥漫 或鱼逝世网破 中石油回应消息词汇表:并非禁用 组图:抢镜的小家伙们 [微博]看了这个你还想买房吗?
“有卡就有偷盗,这似乎已成了该行业内一个潜规矩。”海南正凯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李武平告诉记者,银行卡存款被盗取案件多产生在异地,这表明银行系统内部协作工作不周密,才会让犯法分子钻空子。银行各地协同工作存在必定缓冲,异地偷盗需要持卡人到案发地去立案,这样在案发后需要较长时间进行案件立案侦破工作,无疑助长了犯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银行与持卡人对被盗存款的义务和错误认定在款项被盗之后尤为重要,但目前在错误认定上并没有权威的义务分担机制。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