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报曝光
新华网北京9月2日电(记者牟旭)没有《英雄》(电影版、美剧版)和《十面埋伏》里的刀光剑影,没有《我的父亲母亲》中色彩绚丽的小山村和三宝感伤的交响配乐,张艺谋的新片《山楂树之恋》用他自己的话来讲是一部“朴素的片子”。
影片取材于同名网络小说《山楂树之恋》,讲述了文革末期的一个爱情故事。
将于9月16日上映的该片1日在北京举行首场媒体点映会,首次完整呈现在全国100多家媒体的记者和部分演艺界人士面前。
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右派,“文革”时受到打击,一直很自卑。静秋去西村坪接受再教育,认识了英俊又有才气的军队高官的儿子“老三”。老三喜欢上了静秋,从此无微不至地关心照顾她,并对静秋承诺他甘愿为她做任何事。他们在社会压力下秘密交往几年后,老三却得白血病去世了。
虽然在影片放映过程中,记者注意到至少有几位男性观众时不时在打盹,不过男女主角的故事还是打动了不少在场的女性观众。一位女观众在散场时用“哭得不行”来形容她的感受。
打动这些女观众的或许正是影片制片方为影片着力塑造的形象——“史上最干净的爱情故事”。“干净”实际是指:静秋和老三在到处充满着迫害的“文革”中,敢于挑战阶级成分和家庭出身的束缚,对对方至死不渝的爱。
中国艺术研究院影视艺术所所长丁亚平在8月31日举行的专家看片会后表示,这十几年来,相比邻国日本和韩国,国内如此刻骨铭心的爱情题材电影非常少,张艺谋的《山楂树》填补了这个空白,并且将会成为这类题材的一个大手笔。
对于这样一个发生在70年代的爱情故事将会在“80后”和“90后”人群中产生怎样的影响,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张卫说,这部电影所展示的可以“以死相换”的爱情,会对这个时代年轻人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有所启迪。
导演张艺谋介绍说,他是看完原著小说被深深打动后决定把它拍成电影的。
为了表现影片的主题,张艺谋采取了朴素的拍摄手法,放弃了其电影的一个重要符号“色彩化”。影片中没有“浓墨重彩”,没有被渲染了的大红大绿,被诗意化了的绿水青山,只有原色调的山村与城市——土墙黑瓦的农家小屋、杂乱的城市筒子楼。
“我也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那时候的人脸上总是有很多纯真、很多干净和单纯。在这部电影中,我力求能还原那个时代,所以电影中没有太多的炫技,就感觉像是70年代的电影一样,没有太多的手法。”张艺谋如是解释。
“我希望拍一个返璞归真、娓娓道来的类型,传递出一种久违的纯真。”他说。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