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在最近的两周里,《行尸走肉》与《美国怪谭:女巫团》的新季接连回归,美国观众正沉浸在“恐怖”之中。
这两部剧集题材类似,也有相似的命运轨迹。一开始都是不被看好的边角料,之后逆袭成为大热剧集。《美国怪谭》第一季开拍时,为了省钱,将所有戏集中在一幢无人问津的3层小楼里拍摄,随时准备停拍。而《行尸走肉》的剧本曾辗转各大电视台,无人接手。
如今,恐怖似乎已经回到了黄金年代。《美国怪谭》可以在艾美奖评选中获得17项提名。《行尸走肉》新季开播,打破了一连串自己创下的收视纪录。
这只是冰山的一角。在整个好莱坞的影视圈,“恐怖”二字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欢迎,并且赚钱。
恐怖片在北美究竟有多火?
在电视屏幕上,恐怖剧集已经是一片繁荣。在《行尸走肉》新季首播的当晚,收视统计显示,全美共有1610万观众收看了该剧第四季首播集《30天没出事》(30 Days Without an Accident),收视率8.1%,再次刷新了由自己保持的美国有线网剧集最高收视纪录。
与此同时,各大电视台也纷纷推出了自己的恐怖剧,NBC的《汉尼拔》、新剧《德古拉》,A&E的《惊魂序曲》,FOX的《杀手信徒》,Showtime的新剧《低俗怪谈》(2014),经典恐怖片《驱魔人》和《美国精神病人》也在准备被搬上荧屏。
这股恐怖风潮今年在大银幕上也刮得正猛。在过去的10个月里,有四部制作成本不超过2000万美元的恐怖电影收获了超过8500万美元的票房。他们分别是《妈妈》、《人类清除计划》、重新制作的《鬼玩人》,以及《潜伏2》。此外,今年一月份上映的另类爱情喜剧电影《温暖的尸体》、布拉德·皮特出演的《僵尸世界大战》也都收获了过亿的票房。
这其中,当属华纳推出的《招魂》吸金能力最强。这部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成本仅有1900万美元,但在全球拿到了超过3亿的票房。这种情况下,投资性价比高的恐怖片很容易获得片商的青睐。
恐怖片在好莱坞中的历史悠久,无论在大银幕上还是在电视屏幕上,让观众尖叫的作品一部接一部。从50年代末期到80年代中期,像《魔鬼圣婴》、《驱魔人》这样的作品都堪称经典。但是,大部分恐怖电影都逃不开预算受限,影片格调不高等因素的困扰,一直难成主流。
现在,又是什么原因让好莱坞重新燃起了恐怖之风?
詹姆斯·温通过《电锯惊魂》系列电影成为恐怖大拿
原因之一:成本可控,回报丰厚
各大片商为恐怖片大开绿灯,最重要原因是大片模式需要的投入越来越高,但回报却不成正比。
今年夏天,多部大制作电影的票房失利。比如《独行侠》的亏损近2亿美元,导致制片人杰瑞·布鲁克海默直接下课;华纳重金投资《环太平洋》,在北美的票房成绩却遭遇滑铁卢。各个片商经过了大制作的烧钱阶段后,都开始逐渐调整战略目标,寻找能削减成本,快速收回投资的项目。
这种情况下,投资性价比高的恐怖片很容易获得片商的亲睐。拍摄一部恐怖片的成本,通常只是一部标准意义上大片成本的四分之一;如果效果不错,接着拍续集也不是难事。
“恐怖是一个火热的题材,因为它能够很好地控制成本,能吸引天才的导演们,并且对于观众而言,无论男女老少,人种如何,都不能拒绝恐怖的魅力。”狮门电影集团采购兼联合制片主席的杰森·康斯坦认为。
狮门影业算得上恐怖浪潮中的弄潮儿,他们与《招魂》的导演詹姆斯·温合作的电影《电锯惊魂》就是最好的例子。詹姆斯·温在拍摄《电锯惊魂》之前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该片投拍的时候,预算只有区区120万美元。结果该片在全球票房超过5500万美元,狮门影业赚得盆满钵当,詹姆斯·温也成为了恐怖大拿。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