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网特稿 10月24日,阿诺·施瓦辛格卸任州长后主演的首部回归之作《背水一战》将在国内公映;10天之后,他与史泰龙联袂出演的动作新片《金蝉脱壳》又将登陆内地影市。半个月之内,两部影片在中国大银幕上公映,66岁的施瓦辛格在内地强势复出。
作为第一批影响了中国观众的好莱坞动作明星之一,中国影迷们喜欢称施瓦辛格为“阿诺”、“州长大人”。20多年来,他奠定了好莱坞老牌动作明星的硬汉形象,在中国拥有大批铁杆粉丝,也影响了几代人的观影记忆。
1984~1993
硬汉“终结者”风靡录像厅
1984年,施瓦辛格凭借《终结者》第一集一炮而红的时候,中国认识他的人并不多。但此后不久,中国便迎来了“录像厅时代”。由于1985年中国引进了史泰龙的《第一滴血》和法版的《冒险的代价》(阿诺不久便主演了本片的翻拍版本《过关斩将》),大获成功。这也使得肌肉男及以一敌十的西方硬汉形象开始在中国深入人心。
在这股风潮的推波助澜之下,遍布大街小巷的各类录像厅,开始将阿诺的一系列动作片如《独闯龙潭》、《过关斩将》、《红场特警》、《宇宙威龙》介绍给中国的观众。当然,这样的影响力更多的停留于当时的“霹雳青年”群体之中。
阿诺主演的科幻动作片《铁血战士》当年红遍国内录像厅和小荧屏
《铁血战士》《终结者1&2》:动作英雄炙手可热
上世纪80年代末,许多国有的厂矿企业为了丰富职工的周末文化生活,纷纷开始打造自己单位的闭路电视频道。在节假日和周末,放映一些从市场和音像公司租来的录像带节目,作为一种文化福利发放。这曾经是很多70后、80后及其父辈们难忘的电视回忆。这其中,除了大量的港产片外,少量的好莱坞优质动作片中,阿诺的作品最为显眼。
在录像厅时代,《终结者》成为大陆观众认识并喜欢上这位大块头的标志性作品。他主演的另一部科幻动作片《铁血战士》也是炙手可热,属于录像带租赁和播放的热门片,流传最广的一个版本居然是翻录自香港无线电视台TVB的明珠台“明珠930剧场”。(1991年到1992年,由上译配音的《魔鬼终结者》和《过关斩将》曾在内地一些影院放映过,但影响力有限。)
《终结者2》虽然未引进国内,但阿诺这张经典海报却被制作成各种招贴画风靡街头
1991年暑期档,《终结者2》在北美收获票房与口碑的双丰收,内地的电视台、以及及平面媒体的新闻中都有关于本片的报道。当时,阿诺戴墨镜、骑摩托的《终结者2》的海报被制作成了各种尺寸的招贴画,出现在中国城市的街头;当时市面上,一款取名“ENDING MAN”(中文品牌译为“终结者”)的终结者游戏机销量非常好。
1991年的《环球银幕画刊》对施瓦辛格的定义是“意志与力量的象征”
下一页
1994~2002 好莱坞动作明星新代言人
上一页123...56下一页(编辑:ZR)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