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经纪人扮演着国产动漫产业发展中的重要角色
文化部公布的“2011-2012年中国动漫产业发展情况”显示,2012年我国动漫产业的总产值达到了759.94亿元,但由于动漫产业在我国仍属于新兴产业,行业链条的不规范、产业信息的不对称、运营的盲目性等问题日益显现,为了解决诸如此类的问题,动漫经纪人这一职业应运而生。一个合格的动漫经纪人不只是挖掘新人的“动漫星探”,更是将动漫作品打造成动漫品牌的重要幕后推手。
挖掘新人只是一个开始
如今一提到动漫经纪人,许多人都会将其与“星探”二字联系起来。作为动漫经纪人的工作之一,发现新人、新作品听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并没有那么简单。
动漫经纪人江杰告诉记者:“挖掘新人、新作的途径有很多种,第一个就是网络渠道,除了像漫友、知音漫客、有妖气等专业的动漫平台外,就是各大门户网站的动漫频道。一部作品的点击量及网络热度,都将成为我们衡量作家、作品市场潜力的参照。除此之外,我们还会通过朋友间的相互推荐,来获取新人、新作品的信息。”
参与行业内的动漫论坛、路演,以及各类动漫节、玩具展,如今也已成为动漫经纪人发掘行业新生力量的重要渠道。漫画创作者李穆就此向北京商报记者坦言:“只要一有动漫节,我就会带着自己的作品去参加,除了希望增加绘本的销量以外,也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被"星探"发现。说句实话,要想凭借自己的力量在这个行业内有所作为,简直太难了。”
然而,在发现一个新人作品之后,动漫经纪人并不会急于与其进行合作洽谈,往往还会经过一轮细致的内容评定、市场调研。“故事内容、角色情节是否能够深入人心这都是最基本的评价条件。到底多少人愿意为一部新作品买单?在未来的商业化过程中,是否容易被设计、加工?我们需要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大量的市场反馈信息收集,同时邀请业内专家及投资方、动漫产品经销商对新作的市场前景进行综合评估。”江杰如是说。
熟谙品牌运营之道是关键
尽管发现新人、新作很重要,但是在许多业内人士看来这并不是动漫经纪人的核心工作内容。动漫经纪人真正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对于作品的商业运作、品牌推广以及授权维权上。单以动漫品牌融资来说,这项工作做得好坏与否,很多时候甚至会影响到品牌的存亡。
江杰表示,比如像《喜羊羊与灰太狼》从2005年开始制作,总投资超过2000万元,而直到2008年也还没有完全收回成本,但正是因为广州原创动力死磕出了一百多集的动画片后,才获得了上海SMG的资金支持,之后便有了第一部大电影。自2009年之后,《喜羊羊与灰太狼》的人气居高不下,逐渐成为中国动漫行业的第一品牌,“与此同时,也有这样的一些动漫品牌,在运营了5-7年后已经积累一定的市场认可度,但是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就因为没有获得资本支持,于是开始走下坡路”。
“现阶段,很多漫画家都是自己找投资人为作品进行融资,漫画家一旦决定融资,很多时候意味着放弃创作,因此成功的案例很少。一方面,漫画家自身对于投融资方面的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难以有效地找到投资;另一方面,很多的投资人其实对于动漫行业的了解并不够深入,对作品市场竞争力的判断也不够准确,容易盲目投资。在此过程之中,就需要动漫经纪人来帮助漫画家与投资人进行对接,降低融资风险。动漫品牌的运营包含很多环节,环节越多,需要对接的事物往往就越细,因此动漫经纪人所需要发挥的作用也就越大。” 江杰解释称。
漫画家十九番向记者表示,在日本会有专门的艺术家经纪事务所。动漫经纪人带领一个3-5人的小团队,来为漫画家进行产品推广等一系列服务,“团队中每个人的分工都十分明确。有的负责动漫产品的视觉设计,有的负责跟进媒体报道及读者活动的开展,还有的专门负责作品衍生元素的提炼,比如《海贼王》里面的乔巴,这个形象如何才能商品化,就会有人负责针对该形象的衍生产品设计,同时还要跟踪合作厂家,监督产品做得是否到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