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真真(右)的《分别说爱你》,是靠郑丹瑞(左)工作室投资拍摄的。
《志明与春娇》质量上乘,但因为是三级片,限制了该片在香港的票房。
从《岁月神偷》开端,今年持续出了好几部质量上乘的港产片,于是,影人与影迷们都激动地喊出港产片复苏在望的口号。的确,从市场反应来看,口碑眼泪票房“三赚”的《岁月神偷》、轻松有趣的爱情故事《志明与春娇》、票房不尽人意但博得观众口碑的情怀片《打擂台》以及合适年轻人胃口的《分别说爱你》等,几乎所有年纪层的观众都能从这些电影中找到高兴点,难怪影片上映后均引起热烈回响……
佳绩出来了,口碑建立了,香港导演施展本土特点了,港产片的春风刮起来了,那么,香港电影就真的走上复兴之路了吗?显然不是!这股春风其实还是“非主流”,全部大环境大趋势还是存在阻碍港片回归的压力一二三。信息时报记者连线香港美亚娱乐资讯团体主席李国兴先生,作为业内人士,他也表现说港片复兴为时过早:“现在看似欣欣向荣的香港电影市场尚未能称为复苏,只能说是情况好一点。”
□专题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王晓静 实习生 程菲
压力1优质港片 势单力薄
彭浩翔,被不少人认为是“升得最快、最拿得出手、最具话题性的香港年轻导演”,他的创意和保持使他在香港市场上如鱼得水。但他也说过,香港电影本土的投资是很少的,能找到懂电影的投资人更是少之又少,他们只关心电影最快什么时候能拍出来,电影能不能赚钱。今年备受好评的港产片,都是小兵立大功,香港大的电影公司,有强盛实力的投资人等,都没怎么呵护甚至关注这些小片项目。所以,《志明与春娇》只能拍成一部小成本电影、《岁月神偷》也差点因为拉不到投资而难产,《打擂台》靠的是刘德华公司投资,黄真真的《分别说爱你》也获得郑丹瑞工作室支撑,甚至还要主创自掏腰包……
香港电影发展基金自2007年启动以来,至今已经批准支撑了十余部电影,包含动画、工夫片、爱情小品、伦理及悬疑片。《分别说爱你》制作预算总开支为586万元,其中约176万元就来自政府的融资基金。不过,申请政府基金也是门槛很多,导演必须曾完整拍摄至少两部商业电影、电影制作费不得超过1500万元、每部电影最多仅可获赞助600万元,而且无论电影收获票房如何,都要在一年半内将资金归还给政府,这些条款让电影人倍感压力,而且完整没空间声援最需帮助的新导演。
另外,审批制度缓慢导致资金不到位,也是一大弊病,马伟豪监制的《战无双》就曾因政府赞助迟迟不到位而导致导演熊欣欣要抵押物业和借钱。政府名为赞助,实则同于投资,找钱容易也仅仅是对于名导演而言,培养新鲜血液的道路还是未明朗的。
【业内声音】
政府基金有帮助
对于香港电影市场对小片支撑度不够的问题,李国兴没有怎么回应,但他倒是认为政府支撑对想拍小成本电影的导演来说很有用,“政府基金的支撑还是挺有帮助的,虽然基金数额不多,但毕竟占收入的比例也不是很大。现在有很多香港电影都有得到政府基金的支撑,《岁月神偷》也不例外。”
1 2 3上一页下一页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