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内外事件频发,如欧洲债务危机的加重、国内对房地产市场调控的担心、股市的下滑等一系列问题。中国经济是否会像外媒所言是大泡沫即将崩溃?中国未来10年的增加速度是否会呈现大幅降落?本报就相干问题采访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中国国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
今年增加态势仍然向好
问:针对近期产生的房地产市场调控、股市下滑等一系列问题,有观点认为,中国经济今年的增加形势呈现了明显的恶化,请问您是怎样看待的?
李稻葵:这些观点完整是站不住脚的。中国经济不仅今年的增加态势仍然向好,未来十年,只要保持调剂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法,中国就必定能够进入一个GDP增加速度为9%-10%的、相对非常快的新的发展时代。
中国经济增加的宏观背景没有转变,我们的政策不应当受到一些短期因素的影响,不可有神经质式的高频颤动。应当保持调结构、促转变的发展战略,眼光长远,坚定不移,为中国经济未来十年乃至二十年的长期增加奠定坚固基础。
考虑到国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的大趋势,中国很有可能在2020年经济总体范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经济体,人均GDP达到1.7万美元左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上游程度。这一切取决于坚定不移地调剂经济结构和转变发展方法。
欧债危机对中国影响有限
问:欧洲债务危机是否会引发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对中国经济发展有怎样的影响?
李稻葵:这场爆发于美国,又演变、蔓延到了欧洲的金融危机,固然导致了欧洲、美国等发达国家经济体长期的增加率降落,让这些经济体大伤元气。但是这场金融风暴到此,应当说已基础结束。
希腊债务危机并没有从基本上转变世界经济总体健康恢复的大局。这次世界经济恢复的主体是美国、德国、法国和日本,这些经济体到目前为止并没有受到欧洲债务危机的直接冲击。
我信任,欧洲的危机在短期内不至于演变为第二轮金融危机,欧洲的危机在短期内也不至于带来全球经济的二次探底。
而中国经济当前稳健恢复、发展态势向好的基础格式,也不会因为欧债危机的冲击而有所转变。这其中最基础的道理是,中国经济经过2009年的调剂,已经在很大程度上下降了对外部需求的依附。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