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长春市的一次土地出让会上,出现了一个竞买人独自举牌,自己跟自己竞价14轮的罕见场面。
就在此事发生的前一天,中房协建议地方政府适当调整土地出让底价。长春市出现的自家竞价14轮的“怪象”,成为中房协建议一个注脚。
业内人士称,受前期高涨的土地行情影响,当前部分地方政府制定的土地出让底价,或与企业预期存在一定落差。迫于供地压力和“卖地财政”压力,地方政府可能降价卖地,但降幅不会很大。
自己跟自己竞价
8月13日上午,在长春市政务中心A区二楼土地招拍挂大厅,举办本年度第23次土地挂牌出让会。
其中位于经济开发区的3块经营性用地备受关注。据悉,3个地块紧密相连,地块一出让面积62422平方米,地块二106019平方米,地块三34363平方米,土地出让面积总计20.28万平方米,适宜做整体开发。
地块一首先开拍。该地块共有4家企业申请竞买,挂牌起始价为1.59亿元,增价幅度为200万元,现场竞价的起叫价为1.67亿元。经过25轮竞价,最终由7号竞买人吉林省六合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2.15亿元竞得,溢价5600万元。
随后,挂牌起始价为2.68亿元的地块二进入竞拍。该地块共有两家企业申请竞买,现场起始价为2.77亿元,竞价阶梯为300万元。经过21轮竞价,地块同样被六合地产以3.37亿元收入囊中,溢价6900万元。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在地块三的出让中。
该地块的挂牌起始价为6700万元,增价幅度为80万元。到挂牌截止时间为止,共有两位竞买人提出竞买申请,最高报价为6880万元。
但该报价未达到当地国土局制定的保留底价。为了如愿拿下该地块,实现整体联动开发,六合地产现场提出新报价6960万元,使地块竞买转入现场竞拍阶段。
但另外一位竞买人并未举牌继续加价。此时,现场的最高报价仍未达到此前国土局设置的保留底价。
随后,罕见戏码上演。为了能够成功摘得本宗地块,7号竞买人六合地产只好自己与自己竞价。经过几轮报价后还未达到保留底价,六合地产随后跳价500万,但仍未达到底价。
之后,为了加快成交,现场竞价阶梯调整为100万元/次,六合地产经过总计多达14次的报价,终于以8700万元的价格摘得了该地块。
底价竞拍“没料到”
“一开始不知道有底价竞拍这种情况,价格稍稍超出预算。”8月13日上午,六合地产董事长张代茂在拿下3幅地块之后表示。
据记者了解,土地出让设置保留底价的情况并不罕见,在安徽合肥、浙江嘉兴、山东泰安等地都曾实行。保留底价一般不公开,在地块出让时,由公证人员现场开启,如果企业报价低于地块的保留底价,在没有新的加价情况下,地块就会宣布流拍。
对此,张代茂表示,为了促成地块的成交,六合地产现场提出了新的报价,并一路加价,自己和自己竞价了14轮,最终达到了出让底价,促成了地块的成交。
对于底价拍卖一事,张代茂称着实“没料到”。他介绍说,在该地块出让之前,六合地产并不知道设置了保留底价,因此开始时也感到“很意外”。但六合地产认为,3个地块位于长吉图发展战略的中心线上,适合联动开发,以至于在面积最小的第三幅地块上,在另外一家企业无心竞买的情况下,六合地产只得自己接连竞价。
对此,长春市国土资源局土地交易中心主任张树峰表示,土地底价是由国土局专门的底价委员会根据地块的综合情况,综合评估测算得出来的,长春市在2004年、2005年就曾实行过。此次之所以重新使用底价出让,是根据土地市场的情况作出的灵活调整。他称,《长春市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办法》将于今年9月1日实施,增加拍卖底价的这种形式还会继续在土地招拍挂中出现。
业内人士认为,土地出让设置保留底价无可厚非,但在地块出让前必须说明,如果未做相关说明,也就意味着没有保留底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