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8时15分报道,中房协暂缓地产调控的风波还没有过去,这几天,某门户网站的网络调查就将中房协再度推回到风口浪尖上。根据这几天的调查结果,接近八成参与调查的网友反对中房协的建议,并由此引发了新一轮的网络声讨。
普通网民为什么对中房协剑拔弩张?如果中房协站到了购房者对面,如果这没有什么不对,那么,普通的购房者又该背靠哪棵大树呢?
“中房协作为一种官方机构,不是积极为民代言,而是试图维护当前居高不下的房价”。这是“新华网评”对中房协的批评。就连资深业内人士牛刀也提醒中房协:“你是一个政府的行业协会,用的是纳税人的钱。” 一时间,中房协再度陷入尴尬。尽管记者还没有从中房协方面获得回应,不过有一点毋庸置疑,它的建言国务院已经给自己带来了大麻烦。
日前,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表示,中房协建议国务院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在房地产新政执行整整4个月后,中房协的这次上书尽管还没有引起政策方面的异动,却已经打破了市场的宁静。一方面,随着言论的抛出,股市里低迷了3个多月的房地产板块走出了短线飘红的行情。而另一方面,普通购房者们则纷纷在网上发帖,批评中房协不顾消费者的利益,只为地产商说话。
不过,对于这种批评,《21世纪地产》新闻总监李一戈认为,中房协是房地产企业自愿出钱加入的行业协会,替会员说话不能说立场有错:
李一戈:“我要提醒的是,这是一个行业组织,它代表的是这个行业的利益。他是一个行业协会,而不是一个房奴协会,不是一个无房者协会 。大家不要为这个来生气,你怎么可能希望家电协会来为买家电的消费者说话,汽车协会来为买车的人说话,只能借助消费者协会来说话,或是相关的政府部门,而不能寄希望于一个行业组织。”
著名经济评论员叶檀也同意这一观点:
叶檀:“这个质疑是没有道理的,因为房地产协会是房地产企业的一个组织,交会费维护协会的生存,为房地产企业说话,这个是很正常的事情。”
那么这个中房协到底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根据公开资料,中房协隶属于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称是中国房地产行业协会。会员上至房地产开发商,下至物流、建筑、维修等有关产业,其中房地产开发商占据了会员总数的半壁江山,会费是它的主要资金来源。
根据媒体报道,中房协每年收取的会费合计有好几千万元,而且每年中房协主办的各类展会、“广厦奖”的评选,会员单位都要积极参与,其中很多活动还需要企业缴纳活动经费。于是外界对于中房协立场的分析是,“拿人钱财手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