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两位上任不久的央行的货币政策委员夏斌、李稻葵分辨在不同场合表现,政府应持续保持对房产调控的高压,防止调控政策半途而废。政府必须给市场明白的信号,以投机为目标的买房是赚不到钱的。在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的同时,接下来要尽快出台“简略易行的、便于打击炒作房地产的税收政策”。新华社也再次高调建议,房产调控应在存量房上做文章,精准打击囤房、炒房者,可针对不同持有期限、交易频率和套数来增收房产交易所得税。
上周五同时也是“国十条”颁布的两个月的日子,尽管各地房产交易成交萎缩,房价并没有呈现明显降落,距离政府的调控目标和百姓的预期仍然差距很大,但两个月来的一系列信号显示,政府调控楼市的政策不会削弱。未来整体房价必定会降落,出台房产税已是大概率事件,这意味着房子将回归居住功效,炒房将无利可图,炒房时代将终结。
市场对未来的政策的反应也间接证明了这一点。端午节期间上海举办的别墅展遭遇前所未有的冷清,阐明高端物业会首当其冲面临房产税;上海一周内二手房抛盘猛增至2万套,阐明炒家捂不住了,与其等着房价下跌,不如趁现在赶紧出手,但成交量的萎缩使买者持续张望,卖家难以出手。
目前在高端的白领人群中,持有两套以上房子的人并不少见,他们似乎持续等候房价上涨升值,而对未来的房产税暂时看来还没有感到。而等候张望的买房者似乎流露出两种不同情感,一种是等着房价下跌后购自居住或改良住房条件,另一类则是等候房价进一步下跌后再次逢低进场捡便宜货,逢高卖出赚取差价;前者的心情似乎不难懂得,后者则可能难以复制过去的赚钱模式。
而就在昨天,央行发布公告称,进一步推动国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加强国民币汇率弹性。这一举动给市场传出的信号是未来国民币将缓慢升值,国民币的升值必将带来以国民币计价资产的重估,这其中当然包含房地产。于是就有机构预测,国际热钱会再次大举进入中国,从而支撑现有房价,热钱和政府之间又会展开新的博弈,但他们此次恐怕会失算。
中国的各级政府正在大范围兴建保障性住房和公共租赁住房,政府不仅要下决心解决城市居民中“夹心层”住房问题,还要初步解决供需平衡问题,在这一目标没有达到之前,国民币的升值不可能带来对房价调控政策的转变,只可能更加严格,因为,还有房产税没有开征。
因此无论是从政府政策的层面,还是从未来市场层面看,我们可以得出的断定是,此次政府调结构的决心是坚定的,未来摆脱土地财政是可行的,而且为期不会太远,而补充过去土地财政的必定是房产税收。基于此,房价的理性回归不会太远,投机炒房时代必将会终结,至于这一天毕竟何时到来,目前尚无法断定,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博弈,必定会到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