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时代商报)记者深入一线城市调查发现,楼市已经全面回暖。据统计,8月份,30个城市中有26个成交面积环比上涨,其中11个城市上涨幅度超过50%。而作为全国风向标的京沪穗深四地楼市自调控以来首次集体飙升。成交量的大幅上涨,引发市场对下一波房价走势的猜测:房价将报复性上涨还是迎来第二波调控政策?(据9月7日《广州日报》)
大约半个月前,李克强副总理在8天之内连续在两次会议上强调继续贯彻调控政策,坚决抑制投机炒作,这充分表明国务院在楼市调控上的决心并没有动摇。同时,房产税等一直像幽灵一样游荡在楼市的上空。为了避免政府在楼市调控方面祭出核武器,就连一直力挺房价的房产商代言人任志强都开始呼吁降低房价,他苦口婆心地对同行们说:我都从了,你们也都从了吧!然而,没几个人听他的话——这不,房价竟然开始全面回暖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我认为,这一次回暖并不让人意外:一方面,金九银十是楼市的传统旺季。虽然上述回暖的是8月份的统计数据,但可视为金九的前奏,因为金九的成色并不是突然出现的,含金量在8月份就开始提高,是很正常的。另一方面,由于去年以来的货币发行量过多,通货膨胀的压力越来越大,物价已经开始呈现出普涨的态势,房价随着大势上涨也是符合逻辑的。更重要的是,自4月中旬国家实施史上最严厉的楼市调控以来,成交量持续三四个月下跌,从而积累了大量的刚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在僵持三四个月而房价没有明显下降之后,一些持币待购者可能已经失去了耐心,加之通胀的预期不断增强,更会促使部分观望者入市。由于前几个月的基数很低,积压的刚性需求或改善性需求只需部分释放,就足以给楼市带来明显的回暖。
那么,这次回暖会不会引来报复性上涨或者招致新一轮的调控呢?我认为暂时都不会。由于政府调控房价的决心确实很大,而且手中还握有核武器,所以投资或投机者必然心存顾忌,绝不会像以前那样疯狂。而国家的宏观调控向来都是比较滞后的,不会在情况刚一出现变化就马上采取行动,而是等问题积累到一定程度才会出手。市场出现波动也是正常的,有些波动不需要政府出手,市场也会自然地作出调整。再者,上一轮的调控力度已经够大了,而可供政府选择的新措施并不太多,而且杀伤力更大,比如推出房产税以及加息等等,真可以称得上核武器,其对市场的影响难以预料。目前,我国经济复苏的形势还不够稳固,世界经济的恢复也还存在很大的变数。因此,不到万不得已,政府是不会使用核武器的。
在史上最严厉调控政策之下,房价不仅没有明显下跌,反而出现了逆势反弹,这是不是说明打压并不能解决房地产市场的问题?窃以为,在楼市调控问题上,现在最应该做的是检讨思路,而不是加大力度。
(来源:信息时报)《广州日报》9月7日一篇报道的标题肯定会让每个关心楼市的人心里咯噔一下——调查显示京沪穗深楼市全线回暖。
这篇报道并非空穴来风。报道显示,刚刚过去的8月份,这些国内楼市的标杆城市,都出现了商品房销售量价齐升的景观。其中北京的商品住宅成交价与7月环比涨幅最大,达到了10.6%,创下调控以来的最大涨幅。广州目前成交量反弹的幅度更大。根据对阳光家缘数据监测,8月广州网签接近7000套,环比增幅超过六成,创下4·17新政实施以来的新高,而成交均价也回升6.39%。
一线城市量价齐升的景观,引发了人们将导致房价进一步上涨,还是刺激新调控政策出台的争议,但很明显,这样的争议短期内不会有结果。但有一个事实不容否认,即,开发商们已经开始集体发力,试图冲出一条血路,把楼市重新托回4月新政实施前的好日子。这难免会让人们有这样的猜测:开发商们是不是知道了什么内情?否则的话,怎么解释开发商们的集体发力呢?
一直以来,楼市都处于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之中,对于普通买房人而言,开发商是占绝对信息优势的,这不仅体现在他们获得楼市政策信息的便捷,也在于他们有影响楼市政策走向的能力。前段时间,中房协多次上书国务院要求暂缓再出楼市新政,这么重要的信息,要不是中房协副会长朱中一自己说出来,买房人还一直蒙在鼓里。正是这种长期以来的信息不对称,造成了买房人的不安。现在,开发商集体发力致楼市突然回暖,怎能不让人疑虑重重?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