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融资受阻,不少房企大佬从7月起将次第开端蒙受资金压力。根据《每日经济消息》记者获得的数据,自去年9月至今,已有近40家大型房企发布了增发预案,但其中没有任何一家的融资打算得以通过。据此,一位业内人士向《每日经济消息》说,如果调控政策持续施压、成交量持续低迷,从7月起到年底,富力、招商地产、万科,复地等一批大型上市房企将依次面临更大的来自资金层面的压力。
风向标:万科112亿融资被疑难成行
在当前的政策环境和市场状态下,万科此前提出的112亿元的融资打算实行的难度已经超出了万科董事长王石的预感。万科的融资计划由2009年9月15日的万科股东大会通过。虽然在股东大会及次日的公司公告中,万科并没有给出这笔融资计划的具体实行时间表,但王石在当年12月向媒体流露,这笔融资预计将于2010年上半年完成。以此盘算,万科高层对这笔112亿元的再融资打算定下的最后期限就在昨日(6月30日)。
在接收《每日经济消息》记者采访时,中原地产研究中心研究总监陶琦认为,万科112亿元的融资打算“基础流产”,不太可能实行。因为本次地产调控的一个政策导向就是逼迫房企出货以增加市场供给。如果政府不收紧大型房企融资,一旦大型房企资金充裕,在当前买卖双方僵持的背景下,它们便更具硬扛的底气,尤其是万科112亿元的再融资计划对市场而言更具风向标意味。
对于公司112亿元融资计划的进展情况,在给《每日经济消息》记者的回复中,万科只是回复道:“公司融资计划目前仍处在监管部门审核过程中。该融资计划仍会遵守正常的程序进行”。
三大阻力:多家房企撤销融资打算
万科再融资打算可能受阻只是时下房企融资艰巨现状的缩影,在此之前,招商地产、世茂房地产的融资打算也相继夭折。《每日经济消息》记者懂得到,自去年9月以来,近40家发布了增发预案的大型房企中,没有一家房企的融资打算得以通过。
6月12日,冠城大通发布公告称,决定撤销公司2009年拟融资不超过16亿元的配股计划。
而就在此前4天的6月8日,世茂房地产同样撤销了2009年拟定的17亿元融资打算。
中原地产研究中心分析师许萌对《每日经济消息》记者说,首先,冠城大通与世茂房地产再融资打算“夭折”的重要原因在于,如果政府放行这些大型房企的融资打算,将充实它们的资金链,强化其对抗政策的实力。而5月5日,包含广宇团体、天保基建等8家“非主流”房企的再融资打算之所以能够通过,是因为它们没有大型房企那样硬扛房价的资本,通过融资反而有利于增加市场供给量。
许萌持续指出,其次,自去年9月开端,证监会联手国土资源部,在房企IPO或再融资审核之前增加了一道程序,即国土资源部会出具相干看法。如果该房企在土地应用上存在囤地现象,则IPO或再融资将被否决。由于大部分大型房企或多或少都存在囤地捂盘问题,所以其通过再融资打算的难度增大了;最后,时下A股股指已落至2400点下,资本市场环境不利于再融资计划的顺畅实行,时下众多房企的股价已跌破当时断定的增发价,即使监管部门放行,企业再融资打算也很难顺利成行。招商地产的遭遇就是例证。
5月12日,招商地产主动发布撤销不超过50亿元的非公开增发融资计划,原因在于“受经济环境和政策变更影响,资本市场地产板块调剂明显,公司股价亦大幅下调。”
据调查,2009年8月,招商地产发布再融资计划时,当时断定的发行底价为28.12元/股。因为当时公司股价高位时曾达到39.50元/股。但今年4月始,在地产调控的暗影下,招商地产股价一路下滑,4月16日,招商地产收盘价已探至21.23元/股。不得已之下,4月招商地产将增发融资发行价下调至20.60元/股,但此后公司股价仍难改下滑趋势,5月11日,即招商地产发布撤销融资打算前一天,其股价已降至15.81元/股,早已跌破了调剂后的20.60元/股增发价。
北大公共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韩世同对此现象评论道,“在股市和楼市都不被看好的情况下,这些房企进行再融资只能贱卖,并且可能会造成股价的再次下跌,因此取消再融资计划是不得已的选择”。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