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决策层关于下半年宏观政策偏向中性的调控主基调刚刚传出,国企央企近期便步调一致地集中拿地,这似乎不只是偶合那么简略。7月8日,记者从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处获悉,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法“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范畴加速扩大。
时至年中,京沪深各地卖地难局面裸露,处所年度供地打算能否实现成为未知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分析,在目前土地市场并不乐观的局面下,央企资金进入土地市场,无疑能加速土地成交。
央企拿地出于高层“授意”
7 月份前后,一直平庸的土地市场开端活泼。而这一次,又是国企担纲“主角”。“新政后土地交易频频流标,这证明调控新政确实起到了后果。但要害时代,在能够快速拉动经济的行业内,央企的推动作用仍然相当重要。”一位接近国资委的消息人士告诉记者,而国资委近期通过约谈等方法“授意”房地产央企下半年在各自专注的范畴加速扩大,这与此前国资委请求央企开发商“不能拿地王”的表态已不尽雷同。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务院在6月底持续两天召开经济形势研究会,为下半年的宏观调控定调。这也意味着,决策层出于对目前经济指标下滑的担心,以信贷压缩为标记的实际从紧政策将告一段落。他表现,一方面,作为央企有义务在要害时刻带动经济增加,另一方面,下半年稍微宽松的政策环境也将给央企加速扩大“兜底”。
处所政府卖地量“暂不合格”
事实上,不仅当下的宏观经济形势需要房地产国企稳住投资量,处所政府也有此意。房地产调控新政实行后,开发商都信奉现金为王,贷款、融资乏力的民营房企更不敢拿地,土地市场一度疲软,处所政府存在着卖地难的困局。
除了北京,数据显示,广州、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遇到了“卖地难”。这与2009年京沪超额完成土地成交任务的情况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北京市一国企开发商负责人也向记者流露,不久前北京市国资委曾跟他们“打过召唤”,如果有合适的地块或项目盼望企业能持续投资开发,下半年信贷方面还是“比较宽松的”。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一位负责人向记者表现,一旦房地产开发量和投资额降落,则不仅给处所财政带来压力,也影响整体的宏观经济。因此,毫无疑问,处所政府还是盼望国有企业能支撑起开发量和投资额度,而不至于影响处所经济和财政收入。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