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包含房地产在内的一揽子压缩政策正处于奇妙的观察窗口。
一边是2009年天量信贷后的流动性泛滥与CPI冲高,一边是2010年政策压缩后的实体难稳与投资回落;一边是欧美债务危机,对广泛性二次探底通缩的担心,一边是汇改重启,热钱流入加剧流动性的隐患。随着更多相互对冲变量的不断参加,政策走向面临着越来越多的“两难”选择。
然而,两难的不断定市场形势下,惟一可以断定的则是房地产行业2010年资金需求的断定性增加。
“尽管市场对包含房地产在内的压缩政策仍感到不断定,但目前来看银行信贷、IPO等主流融资渠道短期内依然不会放松。”瑞银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在经历了2009年的广泛拿地与调高开工面积后,未来12个月房企的融资压力将增大,房企将广泛面临寻找其他替代融资渠道。
政策难松
近来,国务院密集地开展调研和召开会议。这也被机构纷纷预测为决策层对上半年经济形势做最终断定和决定下半年宏观调控方向的前奏。
然而在刚刚过去的货币政策二季度例会上央行与国家统计局对世界经济的描写依旧定调为“正在逐步复苏,但仍存在较大不断定性”。这在部分业内人士看来,也必定程度上阐明了现行的“压缩政策”仍将持续的可能。
有研究机构据此表现,在下半年经济回落压力下,货币政策有望持续宽松。更有部离开发商据此认为决策层的调控决心有限,“调控不会超过一年,如若逝世,拿地央企会逝世在民企前面。”上海一位本土开发商进一步论断。他的附加根据则是“处所细则多柔风细雨”、“房价逢调必涨”。
然而就在这种宽心情感蔓延时,一则“三季度将持续收紧调控”的消息再次让市场陷入惶恐。
消息的源头来自住建部,根据披露,监管部门认为“国十条”后果已经初步浮现,需要进一步落实工作,“新调控政策将在三季度发出,四季度看到后果”。
截至目前,尽管该消息并未得到住建部证实,但相干监管单位的持续动作却似乎已经表明该消息并非空穴来风。
“不可鄙弃此次政府调控的决心。”国家发改委经济研究所经济形势分析室主任王小广在接收记者访问时表现,此次就是要打破人们对房地产只升不降的预期。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也表现,下半年政府依然面临轻微的通胀,政府主动性的结构调剂,必定会伴随这一过程呈现必定的经济回落。“即使GDP在四季度回落到8%,也没有必要立即刺激经济或者放松房地产调控。”
汪涛也预测尽管未来出台新的重大调控的可能性不大,但现有政策也不会很快逆转。王小广进一步表现,“所谓的宽松货币政策要比现在更加严格,下半年应当持续严格信贷,回收市场过多的流动性。而已经严格的市场再融资也不会轻易放低标准。”
加速融资
银行信贷已经收紧,资本市场再融资已经无门,信托融资也连连受到监管部门“关照”,而作为另一个重要的回款起源——销售,在目前的市场张望中也开端大幅下滑。根据公开数据,万科5月份销售事迹同比降落20.2%,保利5月同比则降落22%。在2009年事迹大增的庇护下,开发商能挺多久呢?
“二三线城市受调控力度小,一些现金流较好、拿地较少的企业可以保持1年,其他的就要差一些。”即便能挺1年,阳光100置业团体常务副总经理范小冲也表现确定要调低开工量,“虽然有开工的资金,但一旦竣工需要偿还银行贷款时,万一市场不好,回笼不了资金,就会呈现现金流问题。”
显然,不管调控力度松紧,开发商最终都难免要面临融资问题。一旦调控持续压缩,开发商拿什么换回真金白银?在基强联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陈基强看来,越是大公司,越要提前融资。“这样就可以支撑公司更加前瞻性的战略转变。譬如,通过专业化进步周转率,加速资金利用率;通过市场的细分做专定的产品,获取更高利润率等等。”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