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涉及1457宗闲置土地的黑名单颁布后,房地产市场调控进入深水区。记者懂得到,国土部已向银监会供给了上述闲置土地的黑名单,而银监会将据此对有闲置土地的房企“限贷”。
这远不是成果。《华夏时报》记者独家获悉,国土部或将在近期再次展开一场大范围闲置土地清查风暴。而正是由于开端于6月的上次清查,黑名单才出炉。
8月4日,《华夏时报》记者就此致电国土部办公厅负责人,该负责人仅表现请将“采访提纲传至该部以便安排采访”。但记者注意到,国土部有关人士此时已对这份“黑名单”给予否定,并称“80%被收回的闲置土地的数据无据可查”。
事实上,本报记者控制的信息显示,在这轮宏观调控中,国土部与金融部门已有充分的沟通,如为防备风险,双方建立了信息共享机制,彼此就“房企的新情况”及时沟通,“为下一步收回闲置土地做筹备。”
闲置土地收回难
记者注意到,在黑名单中,上海是“零闲置”,这与公开报道的数据并不符。截至今年1月,上海共有闲置土地300幅,怎么会一下子就变成了“零闲置”呢?
迄今为止,全国有多少闲置土地呢?截至去年底,全国闲置土地有约1万公顷。其中,在北京仅2007年至2009年3年已交易但未开发的闲置土地就达1500公顷,而其2007年、2008年两年的住宅用地供给量的总和也不过1551公顷。
“可想而知全国有多少闲置土地,若真能盘活如此宏大的闲置土地,会大大缓解目前供给量紧张的现状。”多位专家分析,但很多闲置土地与处所政府密切有关。“这为清算造成了阻力。”
国土部土地利用司司长廖永林曾表现,闲置土地分为企业和政府两类,前者占46%,后者占54%。
而上半年国土部进行的全国大范围调研,并非是其“重拳打击囤地”的第一次。
早在2005年、2007年国土部都曾掀起过打击囤地的举动,但最后仅有极少数闲置地块被收回,大多数被认为是“历史遗留”的划拨用地,或者开发商未能足额缴纳土地出让金的地块不了了之。
开发商拿了地为什么不开发,导致土地闲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曾一语道破天机,“囤地”比盖楼赚钱。
“土地闲置的背后,开发商寻求的是更大的利润。”8月5日下午,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包宗华对本报记者称。据报道,这些被闲置的地块,在几年间身价有的翻了几倍,比如华润置地2005年取得的北京双井的一块土地,至今还处于闲置状态,但其价值5年内却翻了3倍。
“尽管上述闲置土地进了黑名单,但要收回80%并不容易。”包宗华说,这是因为在“土地财政”背景下,处理闲置土地的权利在处所。
限贷已有举动
那么,国土部对闲置土地会采用哪些措施?
记者查阅获悉,当前《闲置土地管理措施》和《国务院关于增进节俭集约用地的通知》是国土部、银行系统处理闲置用地的基础原则性文件,而这两份文件中均“对于有闲置土地记录的房企予以限制贷款”等予以规定。
“黑名单应公开而没有公开。”一位专家担心肠说,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就怕国土部下不了狠手,或者开发商和处所政府权势太大,基本就不可能收回闲置土地。
“此前国土部已开展了为期5个月的集中整治,银监会则请求商业银行密切配合,对闲置土地进行排查。”重庆银监会一位官员向记者表现,只有黑名单落实后,才干为商业银行房贷供给参考。
尽管接收本报记者咨询的多家商业银行人士均否定上述 “黑名单”的存在,但记者采访到的新情况是,“银监会已于上半年就对闲置土地的房企从严调控。”
4月,银监会就请求“对存在土地闲置超一年以上的,商业银行一律不得发放新开发项目贷款”,而最近央行再次重申严格履行差别化的房贷政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