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房价是否已经触底?调控会不会持续?开发商的钱袋子还能撑多久?保障房能否承担起救经济的任务?目前,中国的房地产问题仍集中反应了中国经济面临的多重两难复杂格式。
不过,调控之下,下半年,开发商的钱袋子不会那么松快,新房的供给量会加大,房价降落,或可预期。
“房价触底!?”8月前两周,这个购房者最为敏感的命题,正悄悄地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一线的城市中发酵。
8月第一周,上海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重回2.3万元/平方米,一不警惕回到了新政前。8月第二周,广州、深圳的二手房市场呈现不少业主调高售价的情况,这是调控三个月来所罕见。8月10日,国家统计局颁布了《1~7月全国房地产市场运行情况》,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销售价格同比上涨10.3%,环比与上月持平。
利空出尽,楼市反弹?还是压抑过久的昙花一现?
回暖后卖方抬价
“我不想重蹈覆辙。”广州市民林伟力8月初终于买了套房子。
“2008年我用了一年的时间,看着珠江新城的房子由1.5万元/平方米降到1.3万元/平方米”,然后在2009年用了不到三个月的时间,房价由1.3万元/平方米上涨到2万元/平方米。作为“无产者”的他一直是房地产调控最坚定的支撑者,但8月他还是入市“上了贼船”。
“我看到很多业主在抬价了。像我的房子所在的小区,底本一个月前100万元以内的房子,现在不少都加了5万元,有些直接加了10万元。”林伟力感到这种情况与2009年很类似,“与其无止地步等,还不如现在就出手,看起来也跌不到哪里去了。”
这种情况似乎并非孤例,合富光辉的店面经理陈斌表现,近期二手房挂牌价确实有所上涨,而且进入8月后更是愈演愈烈。“市中心,一些炒家的挂牌价已经回到调控前的程度。”陈斌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在许多业内人士的眼中,回暖是有必定基础的。满堂红地产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广州全市二手住宅买卖成交宗数环比增加8.3%,是新政后成交最多的月份。与此同时,二手住宅成交均价也转变了新政后持续下跌的颓势,环比上涨2.6%,为10717元/平方米。与此同时,一手市场的官方网上监控数据也显示,广州一手住宅的成交面积环比上涨了5.8%。但成交均价依旧环比回落7%,数据显示,这重要是周边成交量增加所致,广州中心六区均价为1.7万元/平方米,反而环比上涨了一成二。
“现在说反弹还早了些”,陈斌也承认,尽管挂牌价上涨,但成交量能否与之相配合还需观察。即使是调控销售最好的7月,与新政前仍有三到四成的差距。“这只能说是卖方的第一次进攻吧,如果销量不好,价格还要回调。”陈斌认为。
与广州一衣带水的深圳,其二手房市场也呈现了同样的“卖方进攻”。有深圳物业代理告诉记者:“市场约有15%~20%的试探性放盘”,所谓试探性放盘,是炒家常用的一些招数。通常会把挂牌价进步一至两成,目标不是卖楼,而是试探购房者的接收力。
无独有偶,上海市场似乎也步出了“冬季”。据佑威及楼市专评网联合供给的数据显示,8月2日至8月8日的一周,虽然商品住宅成交面积环比依旧下跌,但全市商品住宅成交均价达到了2.3242万元/平方米,环比前周再度上涨10%,甚至大大高于新政前的程度。
另一方面,上海的二手市场也是量价齐增。21世纪不动产8月9日颁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7月份上海市二手房成交环比增加22%;成交均价为1.7万元/平方米,在经过6月份短暂回落伍实现环比上扬1.90%。
在同样的时间段,北京的成交量也明显增多。8月第一周,北京新房住宅的成交面积环比上涨了31%;期房商品住宅(剔除保障房)日均成交198套,持续第五周上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