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调查中,90后中学生暑期网络生活的主要方式有泡论坛、打游戏、写博客、开网店、聊Q Q等,其中认为自己上网主要是打游戏的学生占到28%。
个案废寝忘食 弥补“技术”
16岁的陈粤(化名)自称是个“天生的游戏迷”,上小学三年级之后就喜欢瞒着父母去游戏厅,从初二开始热衷于网络游戏,经常组织三五好友到网吧里“厮杀”。有一次,陈粤正玩到兴头上,不料父亲来到网吧里,把他连拖带拽送回家。从此,父亲和他“约法三章”,规定不得在上学期间玩游戏,放假时可以适当玩一玩。
“我已经憋了整整一学期了。”陈粤说,暑期一开始他又恢复活跃状态,呼朋唤友,重整装备,准备弥补日渐生疏的游戏技术。但让他失望的是,网吧开始拒绝他们入内,“就是要一群人在网吧里面联网玩才有意思。”
无奈之下,陈粤只能转而求其次,在家里面玩单机游戏或者Q Q游戏。“好几次夜里起来,看到他还在房间里面打游戏,气得我直接把网线拔了。”陈粤的爸爸陈先生表示虽然不能理解儿子对于游戏的沉迷,但适当游戏一下也不会反对,不过像这样半夜三更还疯狂游戏,实在只能“断网处理”。
过来人语
防网瘾 家长要做榜样
惠州市南山学校校长办公室主任张华东告诉记者,学校每年都会在放假前发放一份暑期版校报,嘱托家长把握好孩子每天的上网时间,一般不能超过两个小时。“网络还有网络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未成年人控制力较弱,需要家长的积极引导,所以家长首先要做一个榜样,自己不能成天泡在网上。”
心理咨询专家蔡宋华也认为,适当的网络游戏是一种有效的减压方式,但如果对游戏过分依赖,那就弊大于利了。
实干派
开家网店 经商充电
乐乐论坛网友queenzz利用暑期时间,将周围同学不用或者看过的书籍收购过来,开了一个网络书店。“那些书闲置着也是浪费,我们想让它们找到真正需要的主人。”网店负责人之一、惠州市实验中学学生小曾说,“开网络书店还可以挣点零花钱,比泡论坛、玩游戏有意义得多。”
在50名接受调查的中学生中,46%的人和小曾抱有同感,他们认为开网店是一种有意义的网络生活方式,有机会自己会尝试一下。
个案学点生意经 赔了也甘心
1992年出生的小陈目前是惠州一所中职学校学生。自称“什么都想尝试一下”的小陈,在暑期快来临的时候就在班里放出了风声:“我要在淘宝开一家服装店,到时候大家多多帮衬啊。”
网店如期开起来了。小陈的同学到上面一逛却傻眼了:“这让我们怎么帮衬啊?都是白领女装!”小陈却在一旁乐个不停:“我也没办法,供货商只给我发这种职业装。你们可以帮我推销给姐姐或者姐姐的同学!”
小陈说,网店已经开了一个多月,生意并不好,只做了两单生意。不过小陈一点也不难过,主要是体验生活,学点“生意经”,其他都无所谓。
过来人语
开店可培育感恩心理
心理咨询专家蔡宋华赞成中学生利用暑期开网店的做法。“现在很多90后学生缺乏金钱意识,只知道买一双阿迪、耐克要花多少钱,却不知道要付出多少代价,通过开网店,他们至少对理财会有一个概念。”蔡宋华说,其次这些学生可以借此机会体验生活,接触社会,感受父母赚钱的艰辛,培育感恩心理。
采写:南都记者 吴润凯 池锦黎 南都漫画:勾犇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