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辩围堵还是劝导?
6月19日凌晨4时,天河区东圃大马路上,17岁的灯厂民工阿飞(化名)正从一间网吧里走出。他刚经历了一夜的“拼杀”,依旧亢奋。突然,一台的士从他面前急速驶过,他手指车里强健的“的哥”:“我能打赢他!”阿飞说话的声音很大,他不担心被车上的人觉察,“做人要有杀气,说话要有震慑力”。
阿飞是白云区一间灯厂的工人,典范的网游青年。
与灯厂每天平常的工作比,他更爱讲游戏里的拼杀,绘声绘色, “用30级的游戏角色胜60级的玩家”,这是阿飞最得意的战例,即便是扯回现实,话题也绕不开打打杀杀。他说自己曾经练武,不懊悔曾动手打自己的班主任, 读中学期间,习惯了昼伏夜出的生活,为了成为游戏里的主宰,他不吝以健康作为代价。
恰巧有浓妆的女子走过身旁,阿飞低声咒骂:“不知跟多少男人睡过”。
中国青少年犯法研究会去年调研18个省份后,得到一项统计成果:犯法的未成年人里,约八成沉沦于网络,上网目标重要是聊天、游戏、浏览黄色网页,以及邀约犯法。而近日,记者从广州市白云区一项禁毒宣传运动里懂得到,网吧已经成为毒品传播的新道路。
但广州7月1日后履行的新政,无疑将大部分青少年挡在网吧之外。作别了网吧,那些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去哪里满足上网的需求?
在记者采访中,不少家长表达了同样的担心:没了正规网吧可去,这些孩子会不会被流向黑网吧?
中国国民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周孝正以大禹治水的典故为例,阐明社会应当为青少年,尤其是低收入家庭子女上网供给条件,而不是设重重关卡去围堵,“青少年有上网的需求,这需求无所谓正当与不正当,就像洪水,你可以围堵他,也可以劝导,让需求往正确的方向发展”。
周孝正并不看好“网吧实名制”,他认为,这措施走的还是围堵的老路,但青少年有求知欲,有好奇心,有愿望,这些需要满足,而“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的建立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尝试。
困惑资金缺乏,如何公益?
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顾名思义,就是以社区单位建立的,面向青少年,特别是低收入家庭子女的网络服务设施, 借助必要的过滤、屏蔽手段,剔除不良网站,下降网络对青少年产生的负面影响。
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副所长涂敏霞认为,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是必要的,可以方便社区里低收入家庭子女、农民工子女上网,也有助于监管,领导青少年正确应用网络。
据介绍,如何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上海东方社区信息苑的经验值得借鉴。东方社区信息苑由政府出资购置设备,委托专业公司管理,供给公益性服务,目标是满足居民就近上网,提倡青少年健康上网,信息苑的内容支撑与传统网吧有明显差别,具备电子政务、文化传播、信息化服务等多项功效,通过净化网络,为社区居民尤其是青少年创设了健康、安全、放心的上网条件。
但广州市天河区荷光东社区的巫主任却对“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的提议持保存看法,她表现,要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健康的游戏、合适青少年的浏览器”需专业人员管理,此外,场地、资金的问题也难以解决。
她认为,“如今,一般收入的家庭都购置了电脑,没有上网条件的,重要是一小部分农民工家庭,他们的孩子可以选择上网以外的娱乐方法”。
这位社区主任的观点虽不动人,却是实情:资金缺口解决不了,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只能是纸上谈兵。
据报道,此前,广州市白云区永平街一带曾有大批“社区信息站”,后经调查,信息站以供给公益性服务为名,实则收费,与黑网吧无异。正如社区主任所说,建立社区网络服务中心也要考虑运营成本,若最后难认为继,很难说公益性的设施不会走上网吧的老路。
专题文图(除署名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