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吧实名制”在即,记者暗访广州东圃一带,发明部分正规网吧已安装的“身份证等级系统”形同虚设
■娱乐手段匮乏,很多低收入家庭孩子将上网作为唯一消遣,有家长担心,正规网吧大门关闭,他们将沉迷黑网吧
■广州一位社区主任认为,不解决资金、场地掣肘,建立社区青少年网络服务中心只能纸上谈兵
编者按
据广州市有关部门证实,7月1日起,广州千家网吧将履行实名制,刷身份证上网,不满18周岁的青少年去网吧将遭拒。在广州,青少年网大众多,其中不乏新生代农民工及低收入家庭的子女,当正规网吧把他们拒之门外,面对问题丛生的黑网吧的诱惑,他们该何去何从?本报记者近日深入一群经常光顾网吧的青少年当中,展开调查。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日前发布的《2009年中国青少年上网行动调查报告》显示,网吧作为中国青少年上网场合的重要性正在弱化,但去年仍有49.4%的城镇青少年在网吧上网,在农村这个比例高达54.9%。
据广州市文化广电消息出版局市场处有关人士证实,从7月起,顾客凭二代身份证才干进网吧花费,不满18岁的顾客会被拒之门外。本月30日前,广州市现有的约1000家网吧要全部安装“第二代身份证实名等级系统”。
实名制已经布局,但对15岁的中学生侯小剑 (化名)、16岁的新生代农民工张西(化名)而言,生活并无转变———
放学、下班后,他们依旧流连于街头网吧:房间里空气污浊,光线昏暗,旧电脑风扇的声响如中年男人的喘息;形形色色的人进出其间,有人兜售“药品”,也会有人用凶狠的眼神直视;“网吧并不美好”,但游戏里,虚拟的命运似乎更易把握,身价完整可由敲击键盘的本事而转变……
故事优等生的堕落
少年侯小剑是哪一年开端流连于网吧,其父亲侯先生至今也说不清。他一开端觉察到孩子行动异常是3年前。侯先生是湖南长沙人,妻子是他大学同学,两人现供职于广州一家企业。
5年前,侯先生一家南下广州定居,儿子就读于天河区一所小学,小学时代的侯小剑听话,学习成绩优良。
侯小剑的父亲说,是网吧转变了孩子———曾经阳光的侯小剑渐渐孤僻,渐渐与家人疏远。这一切始于三年前,那年侯小剑升入中学,中学一年级下学期,侯先生觉察到孩子行动异常———每逢节假日,侯小剑就会趁父母午睡出门,消散一下午,从不告诉家人自己的行踪。
不安的父母开端跟踪侯小剑,两周后,侯先生断定了儿子的去处,中山大道旁的一间商店,一间假装成商店的黑网吧。
这间商店位于天河区新元小学旁,很多学生光顾,侯先生尾随儿子走进商店,才注意到商店屋顶藏有夹层, 逼仄、幽暗、闷热的空间里摆放了3台旧电脑,散热风扇的声响如中年男人的喘息,几名玩游戏的学生聚精会神,侯小剑甚至没有注意到父亲呈现。
当日,侯先生与商店吵了很久,他义正言辞地表现,再看到商店收留中小学生上网,马上报警。不久,这间商店或者说假装成商店的黑网吧搬走了,但13岁的侯小剑从此沉沦于网络,再难悔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