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丁磊的“施密特”
在业界看来,本色丁磊有能力打造一个赚钱的小康企业,但要将网易变成一家伟大的IT企业,他要弥补的短板还太多,其中之一就是改变自己过于直白简单的行事作风。实际上,他更适合的位置不是CEO,而应该像Google的创始人布林和佩奇一样,专注于自己的兴趣和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而将管理之责交给一个更专业的团队负责。但在这点上,业界公认,网易的高管团队在排名靠前的几家中国互联网公司中是最弱的,这从网易寥寥几人的高管名单即一目了然。
曾有网易员工私下评价“网易是互联网公司中难得一见可以‘养老’的企业”,本刊记者在采访中偶然提及,丁磊对此反应异常激烈,先是脱口而出“这人是内容部的吧”,继而直接表示很“鄙视”这种想法,“这个社会如果不努力,不勤奋,最后根本不需要公司把你淘汰,是自己把自己淘汰”。
两天后,本刊记者意外接到网易负责门户内容产品的负责人来电,委婉表示希望进一步征求对内容部工作的具体意见。丁磊在人员管理方面的简单直接由此可见一斑。
2010年3月末,网易多位《大话西游2》的主创人员集体辞职。丁磊亲自挽留,但据公开报道,谈话中丁磊一开口便是“大话运营这么多年,你们是怎么保证游戏在线人数稳中有降的”,此言一出,令在座内心挣扎的一帮年轻人心中一凛。
“别的公司拼命挖人,网易被挖的时候有点疲于招架。”前述IT产业分析师指出,面对近一两年来网游行业人员流动率超过30%的事实,丁磊过于本色直白的管理风格,在提高员工凝聚力的问题上显出短板。
丁磊当然在反思与改进。2010年二季度财报中,网易首次披露“期内公司推出一项新的限制性股票奖励计划”,虽然没有具体方案,据网易内部人士称,最受丁磊重视的网游等三大业务部门的员工是此次股权激励的主要对象。
“他的想法太跳跃、缺乏规划。”一位网易内部人士曾对外如此抱怨。公司好多年来连必要的会议制度都不完善,丁磊喜欢快速解决问题,但他的习惯是直接单线联系某个业务负责人处理某个具体问题,而别的业务交叉部门的负责人很可能对此全然不知。
多位业内人士均指出,丁磊是一个优秀的技术研发带头人,但很难说是一个成功的管理者。在中国互联网产业中,丁磊最早引入职业经理人,又几度与职业经理人不欢而散,特别是早年的假账风波被丁磊总结为“遇人不淑”,种下心理阴影。江浙人特有的精明又使他对公司运营一直保持着“强烈的控制欲”。曾一度得到丁磊信任的代理CEO孙德棣2005年不幸病逝,丁磊一再错过找到自己的“施密特”的最好时机。
Google的布林和佩奇,同样是锋芒毕露、富于激情的技术天才,但还在创业早期就得到有丰富管理经验的CEO埃里克·施密特加盟辅佐。富有商业头脑、务实的施密特在三人决策层中扮演重要的平衡角色,他曾私下对一位业内高层透露,自己在“80%的情况下能够控制局面”。Google的巨大成功,依靠的不仅是技术与创新的企业文化,一套健全的决策机制更是关键。回望网易,却只见丁磊一个人孤独奋战的身影。
“当公司规模膨胀到一定阶段时就会发现,一个人的眼睛肯定是不够用的。”一位业内人士形容说,而丁磊掌管一家四五千人规模的互联网企业的理念和方式,与江浙一带的民营制造业小老板并没有本质区别。
不过,或许现在的网易已满足了丁磊的事业理想。采访中,丁磊毫不讳言对意大利企业的推崇,他亲自看过很多意大利企业。“意大利有很多神奇的中小企业,他们以家族为特征,每一个背后都代表着一种潮流和时尚,像Gucci、FENDI、AMARNI……包括法拉利,法拉利一年才生产6000辆汽车。这些小的时尚公司,房子都很小很小,但全世界都认识这些时尚的东西。”
一个小企业,却能拥有享誉全世界的品牌和独树一帜的完美产品——这就是丁磊所欣赏的成功。相反,他对于现在很多中国企业一窝蜂搞房地产的现象嗤之以鼻。“我不会去搞房地产,不会做平台,也不会去拍电影。”丁磊说,他相信踏实做事的企业更有远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