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招股书上提到,现在海辉的业务主要集中IT服务和研发服务上面,同时还要寻求更多的增值的服务去避免价格战的泥沼。那么,海辉的增值服务会是什么呢?
A:从服务来看,无外乎就是几个增值,一个是做顾问咨询服务,这需要高端的人才;但海辉要继续往下走,要借助科技手段和IT现代化。这里面的差别在于,客户买一个SAP的软件,找人做实施,这也是一种外包服务;或者客户直接用别人的云计算能力,这是另外一种服务。从战略看,我的重点就是,我们如何通过科技的手段,来体现这种服务的价值。我们在美国并购了一家做云计算的公司,4月份开始运作了,现在发展不错,看来很有行业需求。基于人的外包服务未来差异化不大,通过科技的方式应该是一个方向。事实上对于云计算,加上国内买的两家公司,我们的规模就比较大了,这些都是我们在尝试思考的过程。
Q:上市后募集的资金,有没有详细具体的用途?
A:我们上市募集的资金,有四个方面的思考。第一我刚才所提到的几个战略,从完善培训机制,完善我们的科技,包括我们IT的基础设施,这都要不小的投入,这是对发展的投入;第二部分投入是我们在无锡和大连自己的软件园,这点我们是参考印度的做法,我们有很多人,还需要很多配套设施,靠租房子没有办法满足需求,成本上面讲也是比较合理;第三部分毫无疑问就是要做并购,特别是海外的并购;第四个选择是外包服务行业的特点,因为这个行业都是人,所以要能够保证合理的安全的运作,要靠现金,看看印度外包公司,他们现金的存量一般都比市场要高,我们也是要为这个存量。
Q:所有公司上市以后都会遇到同一个难题,就是上市后怎样继续激励员工呢?
A:对有些员工来说,一夜致富的观念还是有的,但事实上不可能,我们这个行业不可能。上市对员工来说意义是什么?这是一家已经承诺长久经营的公司,第二个这是一家符合很多规范的公司,所以你寻求一个好的发展,这里应该是很好的平台。靠发展留人,我认为这是一个激励员工最有效应、最长久的方式,靠钱留不住人,靠感情留不住很多人。
我现在定期和80后的员工一起吃饭,了解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当时在谈,现在房子问题、种种社会现象、信仰的问题,他们谈的很多,觉得社会充满不确定性,几乎所有的事情自己都不能控制,他们怀疑自己到底能够成长成什么样子?我觉得对这些80、90后的孩子们,如果能够让他们有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他们将来在社会也才能有竞争力。
Q:在整个持股结构中,你作为董事长持股比例是非常低的,这就带来一个问题,你怎么样保证自己在公司里面的控制力和影响力?
A:什么叫控制公司呢?我认为靠股份控制公司,事实上是没办法持久的。为什么?因为董事看的是回报,要找有能力的人带来回报,既兼顾公司短期的事情,更要重视长期的事情。我们对企业文化一定要坚持,这是我一直很关心的,我对人才的发展非常关心,我对完善公司的管理机制,对组织结构、流程、要求我都花很多时间,我今天强调做事的精神、强调质量、强调快速,去年的海辉不是这样。我对这个公司的发展还是不满意,但是我每天在努力做得更好。我认为,创造这个环境,就可以吸引更好的人才,可以让员工工作更有效率,就可以创造更好的价值,这是我自己的理念。你要是问一些老员工,以前的工作是什么状态?以前就是销售、销售、销售,但我这个董事长花了一段时间去讨论平台、管理、文化,我在惠普公司这么多年所训练出来的理念,我觉得海辉还是一样的。
Q:飞行一直是你最大的爱好,你谈到的很多对管理的思考都是来自于飞行,能不能和我分享一下,飞行对你的管理理念有多大的影响?
A我觉得飞行真的有很大的影响。所谓飞行,是一个高风险高自由度的事情,你又必须适应很多不同管理的方式,去控制风险,这就产生很多很有意思的事情出来。我举几个例子,做飞行的一定很有计划,我们今天可以开车出去逛一逛,但却不能说,今天开飞机出去逛一逛。提前几天你就要准备——气象条件、飞行计划、油料、飞机情况,每一个细节都要考虑周全。第二,飞行非常强调纪律。马路上有白线红绿灯,但空中没有这些,只有一些规定,你不遵守在那一时刻没有人可以管你,但却是对你自己生命的危害,对别人生命的一种危害。第三,飞行的时候是要分配注意力,不是分散注意力。因为飞行是三维空间,人却是二维空间的动物,开车的时候我们可以一边听音乐,一面踩油门控制方向盘,但在飞行的时候,我们的平衡,对空间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所以有那么多的仪表要看,你需要看仪表,感觉外界的空间,听管制信息,注意力很容易就被分散掉了。所以我强调分配注意力不是分散注意力,这也是我学习到的。经营事业也是这样子,你要分配,不是分散,比如说一件事情你全部都投入了,忘掉公司还有很多事情,我刚开始学习飞行的时候就曾经遇到这样的情况——因为一件小事情,我一直关注它,结果飞机就差一点失速。最重要的一点,飞行一定要相信仪表,所以你对公司管理的数据,一定要能够创造出一个可相信的数据,从这个数据去总结,你项目的情况是怎么样。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