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措施第23条规定,“支付机构接收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收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业内人士认为这将使得预付卡机构失去公司客户
刘田
“办张卡,花费可以打折。”现在每个人钱包里的现金越来越少,但取而代之的是各色各样的卡。信用卡、超市卡、美容卡、健身卡……发卡成为商家“套牢”顾客的惯用手段。
但央行6月21日出台的《非金融机构支付管理措施》(下称“管理措施”)不仅把“第三方支付机构”纳入监管系列,“预付卡”也被囊括其中。不少人开端担心,那这些预付卡以后还能用吗?
针对通用预付卡
目前市场流通的预付卡有两种,一类由第三方机构发行,与众多商家签订协议,布放受理POS终端,发行一张跨行业花费的预付卡,可到众多联盟商户刷卡花费,重要包含联华OK卡、斯玛特卡等;另一类则由企业通过购置、委托等方法获得制卡技巧并发售储值卡,但卡只能在本企业内花费应用,大部分由商场、餐饮企业、美容美发企业等发行的花费储值卡都属于这一类。
上海银商资讯总经理弋涛对第一财经日报《财商》表现,管理措施重要针对的是通用预付卡。措施称,预付卡是指以营利为目标发行的、在发行机构之外购置商品或服务的预付价值,包含采用磁条、芯片等技巧以卡片、密码等情势发行的预付卡。
那么,管理措施所针对的“预付卡”是独立于商户与花费者的第三方机构,采用特约商户加盟的方法,可在多家商户应用的通用预付卡。而一般超市、美容美发店发行的卡只能在发行机构花费,所以并不在措施管理之列。“沃尔玛的超市卡就不能在易初莲花应用。”沃尔玛超市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现,“这种超市卡的应用不会受到任何影响。”
行业准入门槛高
管理措施对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申请人的资质做出了规定,“拟在全国范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1亿元国民币;拟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范畴内从事支付业务的,其注册资本最低限额为3000万元国民币。”
上海最大的预付卡发行机构是百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其卡可在多家商场、药店应用,但百联电商的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只达到了在上海市内从事支付业务标准,还未达到全国标准。上海斯玛特公司在其网站发表声明表现,“斯玛特公司是经政府批准成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中方股东为杉德银卡通信息服务有限公司,注册资本3.8亿元。”
目前联华OK卡、斯玛特卡方面均表现,“目前卡片应用并不受影响。”中国预付卡网负责人周先生对本报记者表现,“央行的规定进步了行业准入门槛,但对企业影响不大,通过增资等方法可以解决。只是一些二线城市预付卡机构可能受影响。”
发票问题是要害
上述周先生对本报表现,在管理措施中,发票问题是要害。管理措施第23条规定,“支付机构接收客户备付金时,只能按收取的支付服务费向客户开具发票,不得按接收的客户备付金金额开具发票。”
周先生表现,预付卡的客户重要是公司,公司购卡没有发票无法财务入账。“一般来说,预付卡机构可以开具餐饮、文具、培训费等各种发票。这些发票等于是预付卡公司提前代替商户开给公司,因为花费者应用预付卡在商户花费是不开发票的。特约商户会按照预付卡实际花费金额再开发票给预付卡公司。”但按照管理措施,“如果只能开服务费发票,可能只是预付卡面值的3%~5%。这样的话,公司客户确定不会购卡,预付卡销售业务会受严重影响。”
但弋涛对记者表现,“目前央行出台的只是总则性质规定,具体都要静待央行细则如何规定。”
央行6月23日已表现,将抓紧拟定《非金融机构支付服务管理措施》实行细则及相干业务措施,并将在相干业务措施中特别对有关预付卡的发行与受理的业务措施进行阐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