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网融合的火热正催生出越来越多的新业态。
在视频网站行业耕耘了5个年头之后,第一视频团体昨日在北京高调推出“微视频”消息门户网站。该微视频网站的目标是互联网、电视和手机“三屏通吃”。第一视频董事局主席张力军称,要打造中国第一的微视频消息门户。在他看来,传统视频网站充满着泡沫,而美国的HuLu模式在中国事行不通的。
“美国模式在中国行不通”
记者:有观点认为,长视频是视频网站的发展趋势,尤其是美国的HuLu建立了成功的模板。
张:美国模式未必会在中国成功。至少就目前来看,HuLu这种长视频模式在中国行不通,这是我们多年尝试后得出的结论。当然,长短视频之争各有高招,如果有一天长视频网站盈利了,那将很巨大。微视频是对传统长视频的颠覆。
记者:视频网站的泡沫现在有多大?
张:泡沫越来越大。电视剧本来是打包卖,后来按集卖,单价从100元涨到1000元,听说最近有18万元一集的。单价如果突破1万元,那就超过了视频网站的蒙受力,这就是泡沫。当然泡沫不必定决裂,但是得转变。
“不是说微视频必定能成功”
记者:您对微视频如何定义?盈利模式有何不同?
张:有两个懂得,一是时长在3至5分钟,二是合适于所有终端浏览和展现,尤其是手机。微视频短小精悍,它不是简略的重复,而是精耕细作,会成为将来的时尚之一,广告商会买单的。我们现在是第一步,未来会有一系列的“机密兵器”将微视频从互联网延伸到电视和手机上。
记者:有的视频网站在5年前曾做过微视频,但无果而终。现在是做微视频的时候了吗?
张:从微视频到长视频,再到微视频,这是一个轮回,但基础不同。5年前无论市场、技巧还是业界认识,和现在都不可同日而语,现在有3G和三网融合的大背景。在长视频方面,我们交了不少学费,扔进去五六亿元。此前大家并没有系统地开发微视频市场。
记者:微视频是突围之路吗?
张:不是说微视频必定能成功。这是个尝试,是我们对新的网络视频“蓝海”的摸索。我们充满信心,应当能走出中国视频网站的成功之路。
记者:为什么要启用新网址?
张:为了买新域名我们花了7位数的资金。现在的www.v1.cn更符合网民的应用习惯,有良好的认知度。以前我们虽打着视频网站的旗帜,但实际上没有正经做过。
晨报记者 焦立坤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