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不当教导是内因
记者:什么样的孩子更容易网络成瘾?有何解决建议?
陶宏开(被称为“中国戒网第一人”,素质教导专家,华中师范大学特聘教授):独生子女以及在学校有挫败感的孩子,更容易形成网瘾,前者由于感到孤单到网吧去打发时间而成瘾,后者是在学校的学习难以被老师认可时便到网上寻找成绩感。
解决网瘾问题,需要标本兼治:从外因上取消不良网吧,坚决禁止未成年人上网,并净化网络环境,即治标;从内因上解决家庭和学校的教导不当的问题,即治本。
记者:暑假孩子该如何选择戒网机构?
陶宏开:目前社会上的戒除网瘾机构90%以上均是直接或间接应用暴力,比如被铁栏杆包围的监狱式环境,被家长强迫或欺骗才进门,这些都是违法的,我从一开端就坚决反对,强烈建议政府出面监管。我主意,让网瘾孩子在宽松的环境下治疗,即采居心理沟通、家庭治疗、环境改良、行动改正“四位一体”的治疗模式。
在家戒网瘾,家长勿急于求成
记者:孩子能否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在家治疗网瘾?
陶宏开:当然可以。各地书店都有这类的素质教导书籍,建议家长买来多读一读。不过前提是,家长们的心态要放温和,网瘾是长期积累的成果,不要幻想几天几夜就能彻底“搞定”。
记者:社会上一些网瘾夏令营和戒网机构收费偏高,您怎么看?
陶宏开:虽然在全国小著名气,但我并未以个人名义成立任何戒网机构,只是单纯接收社会邀请,任何公益性讲座我都愿参加。如果你们报社找我过去,我也乐于效劳,保证不收费。
不看品牌看“疗效”
服用精力类药物“莫名其妙”
我儿子在北京上大二,这一年因玩《魔兽世界》而到了不上课、不测验的严重程度。我们想,这可能是因为我们对他太过宠爱,以致他自理才能较差,遇到挫折便将注意力转移到网上。这几天,基地已给我们家长专门上了几堂课,内容有教导方法、亲子关系等方面,对于亲子沟通帮助很大。如果大兴这家机构后果不佳,我们会改选其他的机构,目标就是让孩子彻底转变。 ———侯先生,来自陕西榆林市,21岁男生家长
服用精力类药物“莫名其妙”
因为痴迷网络游戏,我已经休学三个月了,在这家基地治疗后果还不错。经过磨练,从本来看到网络游戏走不动道,到目前见到它也无所谓,自我把持才能进步很多。
最让我心烦的是,在电脑上做15分钟的诊断测试时,得忍耐电脑发出的刺耳提示音。同时,我吃了三个月的精力类药物(用于“集中注意力”),挺莫名其妙的。———郭春雷(化名),丰台区初二学生
支招
和谐亲子关系是要害
●高亚辉,大兴某戒网瘾机构专业心理医生
其实,网瘾只是一种表象,它是系列心理问题的综合载体,也是孩子一种发泄不良情感的方法。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行动将对孩子产生最直接而深入的影响。孩子的很多心理问题,均是由于家长的不良教导方法,以及不良的家庭环境引发的。
于是,亲子沟通对于戒除网瘾至关重要,是孩子能否回归正常学习、生活的要害道路,我们推重平等、轻松的亲子交换方法。
被动治疗达不到后果
●杨莹,北京著名心理督导师
网瘾的根源在心理,心里充满力量,学习、生活才会愈发积极。因为针对性更强,目前一对一的心理辅导,成了不少家长帮孩子戒除网瘾的首选计划。这样,心理咨询师能更直接、敏锐地掌控孩子的情感变更,有的放矢为孩子开出良方,进步沟通效率。
同时,前来咨询的孩子一般均为主动接纳,不存在被父母逼迫的问题。否则被动治疗基本达不到后果。
C10-C11版采写、摄影/本报记者 李春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