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融资”、“流量”、“正版”等要害词后,商业兑现才能,成为视频网站必需要答复的要害性问题。
作者:苏娟

“抱歉抱歉,王微最近好忙,真的很难约上。”土豆网在北京的公关经理告诉记者。前后两次,土豆网CEO王微拒绝了采访。5月20日,王微呈现在位于北京东单的先锋剧场,带来了台湾偶像剧制作教母苏丽媚和著名出版人路金波,一起为土豆自制剧做宣传。站在台上做宣讲的王微看上去冷静而有雄心,走到台下面对记者时,显得谨小慎微又疲惫不堪。对于土豆正在进行的融资,以及事关整体商业运营的任何问题,他都拒绝正面答复。
这看上去像是在避重就轻。到了5月中旬,就如去年扎堆“反盗版”一样,各视频网站纷纷揭竿而起,宣称要大做更加贴近“民意”的视频剧集。此前一周,激动网开创人吕文生从上海飞赴北京宣传激动网自制剧“纠客”打算。此外,优酷也进行自制“网剧”的陆续发布以及热播。
无要害性利好消息,相邻企业扎堆就同一事件做宣传,这不是一个好兆头。形势的确在变得更为严格。广电大力进军互联网、版权战斗加剧、外部资金驻足张望,视频网站急火攻心,等待能多收个三五斗给资本市场以信心。“大家都在熬,就看谁火力旺,境界高了。”一名视频网站工作人员私下告诉记者。
“从拼流量到拼财报”
“你能不能帮我探听一下,各家视频网站财报方面的状态?本来视频网站拼流量,现在到了拼财报的时候了。”一名视频网站CEO在一次饭桌上问记者。
通过上传盗版以及用户分享等种种操作手段,视频网站的流量泡沫并不难造。但如果流量不能变现,就是“工业废水”,盘踞带宽资源且提升运营成本。有人估算说,过去四五年以来,涌入这一行业的10亿余美元民营资本,大概有7、8亿元都交给了电信运营商IDC机房用以购置流量。
当然,目前他们的确也正在挣钱。目前,网络视频的收入起源有几种:贴片广告、视频病毒营销(植入式营销)和UGC模式(网友自创广告)。久未露面的优酷CEO古永锵近日在接收记者采访时表现,优酷网2009年的营收已比原定的1亿元翻番达到2亿元。从成立至今,优酷共融资9亿元,紧随其后的土豆网也曾宣称营收过亿元。但相比较搜索、SNS等接连崛起的互联网利用,经过5年的发展,10亿余美元的投入,尚未产生一家上市公司,的确为中国视频网站的盈利才能堪忧。
视频网站为什么还没有挣到大钱,这个问题不难答复,因为从未找到可高速增加的盈利模式。从过去到现在很长一段时间以来,中国的视频网站同样效仿的是国外发展路径,大致分为UGC模式、P2P模式和Hulu模式。
UGC模式的鼻祖是Youtube,靠网民自创内容和分享获得流量。Youtube内容模式在1年内被140多家著名的视频网站复制,包含今天的优酷、56、六间房、Mofile、土豆,等等。但是,商业模式却无法像内容模仿那样轻松——中国与美国最本质的差别是,中国视频网民花费才能比美国低一个数量级,而访问视频的带宽成本,却比美国高很多倍。其实最早在中国呈现的是P2P模式,如PPS,PPL,QQlive、迅雷等,在国外以Joost为重要代表,最大的优点是节俭带宽。这种模式容易遭遇电信运营商政策风险,因为中国的电信运营商并不按流量收费,不甘心白白奉送带宽。
最近一年国内视频网站纷纷转型学习成立两年不到就开端盈利的Hulu模式。Hulu靠播放正版电影电视剧获得广告营收,在2009年第4季度就已实现净盈利,2009年全年总营收达到1亿美元,且预期今年上半年营收就将达到1亿美元。
当视频网站开端纷纷Hulu化时,正面恰好遭遇电视台网络化冲击。如今,上海文广、湖南卫视、浙江广电纷纷发布将推出自己的网络电视,以央视为首的网络电视“国家队”已经初步形成。在资本和正版内容的双优势下,他们比视频网站更有可能成为“Hulu”获得广告主垂青。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