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重要的质疑认为,党务工作是严正的事务,并且涉及组织工作的机密性,应当谨慎行事。在冯惠兴看来,党务外包全称应为“党建事务外包”,意即事务性的内容外包了,但党建范畴内的核心的,保密的内容等并没有外包。从实际操作上来看,一般是指组织部门等将在非公有制企业内建立党组织、发展党员以及组织党员运动、培训等事务性的党务工作外包给非党务系统的第三方组织或者个人,由第三方承担部分工作,但决策权和核心工作、涉密事务仍控制在组织部门手里。
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部教授高新民认为,无锡新区将党建工作的具体事务外包,并非真的将其商业化或是被“第三部门”承包,也并未脱离党的组织部门的有效监理,只是将特定的党群工作承包给选定的特定人员。外包出去的工作受到严格的监督,因此不会失去把持,保证了工作的保质保量地开展。
成本帐:
光网站建设就省了2000万
据无锡新区一份内部总结材料显示,无锡新区已经建立了13个外资企业党委,10个企业党总支,197个独立党支部,党组织笼罩面达400多家外企。其中,这15名党群工作领导员就领导非公企业成立了党组织200多家。部分外企主动请求在企业建立党组织,这与这种创新方法带来的后果有较大关系。
这成功解决了人手不够的党务工作开展难的问题,“这有效地解决了人手不足的抵触”。上述新区内部总结材料说。
不过,对于无锡新区而言,还有一个动力推动了他们的改革:成本问题。
冯为本报记者算了一笔账:全区一年在15名外聘的领导员身上包含工资和费用,只花了不到50万元,如果换成体制内招公务员或是进事业人员,50万元最多只能支付5个公务员的工资福利,还不含硬性必须支出的工作经费。
“而且这15个人不占编制。我们供给1000元每月的工资,50元电话费一个月,电动车一辆,以及办公场合。”冯告诉本报记者。
在冯看来,而5个公务员无论如何也干不了15个人党群工作领导员的工作。而且,聘请这15位党群工作领导员成本较小,支出远小于招聘公务员,且效率更高。“本质上是借助社会力量来服务党建,扩大党建。”冯惠兴认为这起到了事半功倍的后果。
改革还在进一步深入。据冯惠兴流露,当地组织部或在2010年底会建立一个名为“党群服务中心”的机构来承接各种党务外包。
按照打算,党群服务中心将是一个具有法人资格的社团组织,并作为新区“党建事务外包”的首个有形载体而存在,为企业党群组织供给业务咨询、教导培训、运动策划等。
“可以承接无锡新区的各种党务外包,也可以承接外来地区的党务外包。”冯惠兴表现,“但不以赢利为目标,只要能解决工人工资就行了,这个是必须的。”
据冯惠兴介绍,目前北京、广西的一些党建部门专程到无锡新区来考核党建事务外包工作,就连井冈山等地的党建工作者也来考核学习。
此外,政务外包在无锡也正在悄然兴起,或将与党务外包一道,催生一批第三方中介机构的建立。目前,无锡市政府部门及事业单位共建各类网站约130个,各区级政府部门及镇政府网站约250个,目前已经全部统一外包给企业。
这一改革直接带来的后果是,83个网站每年外包费用为156万元,比过去各自为战时的2000多万元大幅减少。而且,本来网站保护人员高达152人,履行整体外包后,无锡方面预测可以减少100余人,保护费用也将大幅度减少。
显然,由于节俭了成本,进步了后果,第三方中介组织或将大批出生,尤其是在高新区、开发区等以“管委会”模式存在地区以及一些企业大批集聚的地区。
显然,日益“小政府”的地区或将会催生更多“大社会”下的第三方中介组织,为打造高效能政府供给了支撑。
不过,冯惠兴表现,党务、政务外包这一新生事物,比较合适高新区和开发区等机构,不太合适传统政府部门,传统政府部门党务人员人数还是比较匹配现在的党务工作。与此同时,如何处理组织部门与“党群服务中心”等第三方中介组织的关系,防止成为另外一种“事业单位”等都是未来必须考虑的难题。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