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 孙小林 无锡报道
无锡软件服务外包产业范围在国内城市里算得上名列前茅,但无锡的另一外包工作却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党务外包。
无锡新区供给给本报的材料显示,该区已将党组织组建与保护、党群组织文体运动、党建运动品牌形象宣传、党建研究课题、干部国际化培训等内容外包了。
以党组织建设为例,该区将开发区内的企业的党组织建立的任务外包给15名从全国各地招聘来的党群工作领导员。
但这一史无前例的改革一出笼就引起了争议。
贬之者认为作为严正的党务工作不应当外包;但赞美者更多,认为这能有效地解决外企、民企等党组织建立难的问题,亦缓解了党务工作人手不够的难题。
面对争议,7月19日,冯惠兴告诉本报记者,“不做这个改革,党务工作也可以做下去,但还是做了这个改革,因为有这种现实需求。”
冯是无锡新区管委会组织部副部长,也是这次改革的重要推动人之一。
其所说的现实是,其所在的新区是一个开发区,处所政府以“管委会”情势存在,重要承担经济建设任务,党务编制较少,而这是国内开发区广泛采用的情势,且开发区广泛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外来党员众多。
这种“人手不够”的特点促使其从2007年开端了这场改革,且按照冯的说法,外包给15名党群工作领导员成本比招收5个公务员要少,这也是改革动力之一。
据懂得,目前,江苏省等有关部门对无锡新区这一做法持广泛确定的态度,而在无锡,除了党务外包,政务外包也在进行之中。
党群工作领导员:
一家企业上门50次
在冯惠兴看来,外包刚开端是“无奈”之举,后来则变成一种改革的自觉行动。
目前,国内开发区广泛采用管委会的管理情势,处所政府以“管委会”情势存在,重要承担经济建设任务,党务编制较少,但开发区广泛吸引了大批企业入驻,外来党员众多。比如无锡新区下辖6大功效园区和6个街道,常住人口、外来人口叠加超过80万人,有2000多家外企和民企,注册党员达到21300人。目前,开发区重要由管委会管理党组织的组建与保护,但新区工委组织部只有11人,却挂了组织部、劳动人事局、开发区企业党委和工、青、妇等12块牌子,一个人要跨部门干几份工作。包含冯惠兴在内,只有四名党群干部,承担党务工作的组织部人员力量相对较弱。
这促使无锡新区区委组织部开端了新的尝试:2007年,该区尝试将部分党务工作外包给社会企业。是年7月,新区组织部专门招聘了15名40岁至55岁离岗退养或待岗的党务干部,担负非公企业党群工作领导员,领导非公企业组建党群组织。
这15人(现在是12人)两人一组,每天骑着新区配给的电动车,协助企业建立党组织,进行党员组织运动。而且“15个党群工作领导员工作很热情,都是有着丰富经验的党务老干部”。一位来自黑龙江省的党群工作领导员,曾经为了在一家企业建立党组织前后奔走50多趟,最终在这家企业成功建立起了党组织。而这种50趟“三顾茅庐”的做法,对于部分公务员而言显然或是一种不可想象的。
据本报懂得,外包在新区组织部分为两个类型:全包和半包。“外包”的不仅仅是党组织组建与保护,包含党群组织文体运动、党建运动品牌形象宣传等工作,在无锡新区就采用了外包的情势。
比如,党群组织组建属核心业务,如企业支部书记和工会主席的断定等一般采用半包情势,党建领导员只具有建议权;但党群组织文体运动、党建运动品牌形象宣传等则属于全包。比如在干部国际化培训上,该区分期分批选送了140多名街道在岗干部和后备干部赴新加坡学习,皆通过第三方公司承办。
如在党建形象宣传外包上,2009年,该区委托中央电视台一个创作团队,创作了国内第一首党建题材歌曲《新天地》,在央视《音乐频道》持续热播一周引起了广泛关注。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