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盘算机世界》日前对腾讯公开叫板,而且在封面文章上应用了一句脏话作为标题,瞬间成为舆论焦点。为什么拥有数亿用户的腾讯会成为业内的众矢之的呢?而它的一家独大是否会遏制行业的创新,而最为开放的互联网平台又是否会因为垄断而卡壳呢?第一财经频道《首席评论》栏目27日邀请到了CSDN董事长蒋涛、互联网实验室开创人方兴东对此进行探讨。
“业内一直存在针对腾讯的众多责备”
●讨论由头
行业刊物《盘算机世界》日前发行的最新一期刊物在社会中引起轩然大波,“狗日的腾讯”五个大字被赫然印刷在其封面上,腾讯公司于次日凌晨第一时间发表公司声明,表现《盘算机世界》如此的恶意攻击行动,将会为其带来严重的成果。仔细浏览文章不难发明,文章作者不但对腾讯公司一直以来插足各互联网范畴产品竞争行动的不满情感,更是在文中明白表现“腾讯公司一直在模仿,从来不超出”。值得一提的是,文章作者的观点得到了如百度CEO李彦宏、联众网开创人鲍岳桥、美团网开创人王兴等互联网企业巨头的集体声援,他们一致认为腾讯在业内处处树敌并已经激起公愤。
主持人(以下简称主):请问蒋先生,对于《盘算机世界》公开对腾讯叫板,您是与之同仇敌忾,还是同情被责备的腾讯呢?
蒋涛(以下简称蒋):就文章标题而言,带有耸人听闻的意味,而实际上文章所述的问题早已在业内被广泛讨论。在我个人看来,作为一家拥有宏大资源的大企业,在很多业务上腾讯常常会主动出击,导致与小企业产生冲突,这是正常的事情。
主:众所周知,业内也一直存在针对腾讯的众多责备声音,在方先生您看来为什么如今大家都把矛头对准腾讯呢?
方兴东(以下简称方):《盘算机世界》这篇文章的重要观点基础能代表业内大部分企业的声音,虽然标题比较引人注视,但内容却并不新鲜。在多元化的互联网范畴里,模仿是一个比较正常的行动,我认为更应当关注的是这个模仿行动的成果是什么。腾讯如今作为一家持有流动资金15亿国民币、市值400亿美元、同时在线用户多达一亿的企业,当它决定进入某个范畴,那么将导致这个范畴内的其他企业失去发展空间。这种情况若呈现在国外,那么双方一般会通过《反垄断法》来解决。
“我们必须承认腾讯是有创新的”
主:在方先生看来,腾讯过大的发展似乎已经形成了垄断的地位,影响了其他企业的生存,请问蒋先生是否定为事态已经发展到如此严重的程度?
蒋:腾讯在履行一项操作时必定会有一个断定标准,而核心的参考因素则是用户,它的本意并非要抹杀业内的创新行动。我认为这就是这个行业的生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主:这么说来您是认为并不会因为腾讯发展强大了,创新就被遏制了。请问方先生批准这样的观点吗?
方:其实微软公司的案例与之类似。站在自身商业利益的角度考虑,拥有大批用户的微软公司会在操作系统中增加许多功效,不过当这些功效侵害了别的企业的利益时,微软就会受到《反垄断法》的束缚。腾讯目前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当这一行动的成果真的妨碍了创新、侵害了花费者的利益,那么应当是要受到反垄断法的制约的。
主: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腾讯公司仅凭借不到十二年时间的发展取得如此范围,本应值得骄傲,但它的发展模式一直受到业内人士的责备。请问蒋先生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发展模式吗?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