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窦媛媛)本月1日起,中国首部专门针对网游管理和规范的部门规章《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开端履行。其中,最受关注的“玩家实名注册”、“游戏环节不得设置强迫对战”和“不得为未成年人供给虚拟物品交易服务”等条款,记者采访发明,业内人士对新条款的履行并不乐观。
破解“实名制”:网上出售身份证号
16岁的《魔兽世界》玩家“肉饼”告诉记者,自己从来就没为“网游实名制”这事儿操过心。“我学习成绩一直不错,老爸并不反对我利用课余时间打游戏,还把他的身份证号借给我注册了。”记者懂得到,借用成年人的身份证号创立游戏ID,就可以轻松规避“防沉迷系统”,游戏时间不受限制。
还有的玩家则通过“身份证生成器”这样的软件钻政策的空子。此外,在一些购物网站上,倒卖身份证号的卖家数量不少,一个身份证号标价仅为20至35元不等。
记者发明,网游业界广泛认为新政请求未成年人“实名制”,与2007年履行的防沉迷系统异曲同工。玩家要钻空子,只需保证供给真实姓名和身份证号码即可,但网游代理商无法辨认信息与玩家的对应关系,因此可被轻易规避。
“不得强迫对战”被指“一刀切”
“如果PVP服务器都强迫变成PVE,那可真是莫名其妙了。”一款国产网游的玩家“信天下”告诉记者,他认为新政第十八条规定的“不得设置未经网络游戏用户批准的强迫对战”有些“一刀切”的嫌疑。
虽然此条款蕴含保护玩家设备账号财产的良好因素,但实际上,不但很多玩家爱好通过互相PK的方法来娱乐减压,而且包含《魔兽世界》等多款网游里的“PVP(玩家对战玩家)”过程基本不会造成设备丧失。
业内人士担心“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新政如果能强力履行,会直接影响运营商控制的用户数据的有效性。”某网游企业相干负责人告诉记者,如果注册门槛和监管门槛都进步了,那么在线时长较多、设备花费较高的“优质用户”都会减少。换言之,如果用户在网游上耗费的时间变少,那么花重金购置虚拟设备的可能性就会变得更低。目前国内风行的网游大多是“零门槛”,玩家无需付费就可以参与,运营商的利润重要来自玩家为购置设备而支付的费用,因此新政会冲击运营商的财源。
但对于新政叫停“开箱子”等禁止引诱玩家花费虚拟币的意图,有业内人士表现,很可能会有很多变相的“开箱子”接连呈现,即网游行业传统的“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局面。数据显示,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网络游戏市场收入范围达78.19亿元,环比增加达4.1%。监管的缺位,已经成了中国网游业飞速发展的瓶颈。J202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