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和新加坡政府投资有限公司(GIC)密切与国资委高层会见,并明白表现盼望参与央企重组。
日前,国资委副主任邵宁会见GIC董事郑国枰一行时表现,欢迎GIC参与中央企业的重组改制。
记者从上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懂得到,淡马锡已与一些央企领导人有过接触,对此国资委方面也明白表态,盼望这些央企将思想统一到国资委的整体安排上来。
对于可能的合作模式,刘澄认为,入股国新资产管理公司将是未来最有可能的合作方法之一,“无论是淡马锡还是GIC,其优势都是资产运营和管理,他们盼望从中国高速的经济增加中分享成果,也盼望从资产运营中获取高额的利益回报,例如通过资本运作实现一些企业上市。”
国资委则盼望从这种合作中,使得国内的企业学习资本市场运作和国际化方面的经营。
刘澄也表现,盼望国资委不要忘记国内大批的民营资本,也能给民营资本同样的机会。
国资管理架构或转变
李荣融参观淡马锡后认为,淡马锡最核心的是治理结构以及董事会制度。他说,未来国资委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监管上。
媒体一直爱好用“中投Ⅱ号”和“产业中投”来形容国新资产管理公司,但刘澄认为,这家公司精力本质上更接近于新加坡的淡马锡控股公司。
中国投资义务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9月,李荣融表现,而早在2005年国资委就开端筹建国新资产管理公司。
2003年6月,出任国资委主任刚刚两个月,李荣融的第一次出访地点选在了新加坡淡马锡控股公司。他曾回想,当时陪伴朱镕基总理访问新加坡并参观淡马锡,有一句话总理很感兴趣,就是淡马锡旗下的企业都是国有企业但无一亏损,“就是这句话我始终忘不了,它最核心的一部分我认为就是治理结构以及它的董事会制度。”
从淡马锡考核回来,2004年,国资委向国务院提出在央企建立和完善董事会试点工作,并获得批准。
成立一家像淡马锡一样的资产管理公司也被提上日程。
去年6月李荣融与网民交谈时表现,2005年国资委就此专门向国务院汇报,并开端筹建,这其中包含此后陆续成立的两家资产管理公司———诚通团体和国家开发投资公司,以对国资委的架构进行尝试,看看这些规范章程是不是合适,通过运作两三年的经验,目前条件已经具备。
截至目前,已有32家央企进行了董事会试点,并在公司治理、产权转移和事迹考核等方面建立了近百条规章制度。
2003年成立之初,国资委被赋予管理和监督的两项职能和两层架构。“未来的架构必定是三层,即国有资产的运营会逐步委托企业作为经营实体经营国有资产,未来国资委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监管上,”李荣融对网友表现,“国资委就是把现有的一套法律法规基础建立了,那就要往上走了,就是我开端具备条件,着力放在监督上。”
国新资产管理公司的成立,有机会将国资管理从二层架构即管理和监管向三层架构即管理、运营和监督的三层架构转变。
“企业的主业和目标定好了,怎么发展是企业的事。目前一部分企业的总经理还要国资委选派,以后这都是董事会的事,国资委要把股东代表选好,使他有苏醒的头脑、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今年在接收一家电视台采访时,李荣融表现,国资委未来的工作就是要超前研究,汲取教训,确保在任何情况下,大型国企不呈现像安然、雷曼一样的问题。
刘澄认为,这样的假想中看到的正是淡马锡的影子。
淡马锡的重要任务是控制新加坡政府对企业的投资,管理新加坡所有的政府关联企业。政府通过向淡马锡委派董事把持人事权,通过审阅淡马锡财务报告、讨论公司经营绩效和投资打算等,把握企业发展方向,并通过直接投资、管理投资以及割让投资等方法,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淡马锡严格按照市场规矩,监督属下企业,不参与被投资公司的投资、商业和运营决策。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