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不菲的收入,来自于游戏公司在后台将抽奖比例调低,导致玩家为了表面看似很高的中奖率而不断投入金钱。他说,某家著名度很高的大网游公司在一个名为“××战记”的网页游戏中,甚至将中奖率降到千分之十以下。玩家渐渐觉悟后,就纷纷在论坛上大骂游戏公司,这在业内是个半公开的丑闻。
针对此类情况,戎英杰指出,网游新规首先请求各游戏公司成立专门部门进行自查,然后由文化部的相干职能部门进行监管并接收玩家投诉。无论是监管过程中发明或玩家投诉后查证,恶意“吸金”的网游公司都将遭遇严格惩处。
【焦点关注】实名制将下降玩家的维权成本
上海中建中汇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朱温和袁晓东接收本报采访时称,以往网络游戏维权过程中首先面临也是需要前置解决的问题就是对合同相对方以及侵权方主体资格的认定。由于网络游戏身份代入的特点,一旦产生民事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在无法得到运营单位根据规矩予以解决的情况,受损一方往往由于无法查实合同相对方或侵权方的主体身份,或无法证明自身的主体身份导致维权从一开端就进入僵局,即使通过法院提起诉讼,也可能由于没有明白、适格的原告或被告而无法启动司法程序。简言之,网游维权遇到的重要问题就是解决你自己是谁,以及对方是谁这样一个简略而又艰苦的命题。
文化部《网络游戏管理暂行措施》中对于网游运营单位建立实名认证制度以及配合取证任务的规定如果得以贯彻履行,恰恰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实名认证,一方面,可以证明自身主体身份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通过网络运营单位的取证配合,也可获取相对方的身份信息,无论是合同纠纷还是侵权义务纠纷均可以针对明白的相对方。
因此,该措施的制定和实行使得网游玩家的维权道路更为清楚明白,也从必定程度上较少了维权成本。但是值得注意的,该措施中虽然对于网游运营单位的的配合取证任务作了明白规定,但却没有予以相对应的罚则规定,也没有行政主管部门强迫履行的规定。网游运营单位未切实履行该条规定将不承担相应的行政、民事义务;一旦网游玩家取证受阻,将不可避免地通过诉讼方法由法院形成最终强迫履行力,从而实现网游运营单位的配合举证。对于维权而言,这一规定虽然明白了通道和道路,但未能以更有效的行政手段予以规范和制约,也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焦点链接】半数学生休闲娱乐首选上网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颁布的一份《青少年闲暇时间调查报告》显示,45.4%的青少年每天有3小时以上的闲暇时间。那么,青少年的闲暇时间都用来干什么呢?数据显示,排在第一位的运动是“上网”(占49.9%)。
实名制将减少网瘾的产生
上海精力卫生中心江文庆和杜亚松两位专家,在最新发表的《青少年网络成瘾障碍研究述评》中引用的调查显示,大中学生人群中网络成瘾产生率最高可达15%左右。
上海社科院青少所所长杨雄说,约半数学生选择上网作为休闲娱乐的方法,这阐明网络已成为青少年闲暇生活的重要内容。青少年社会化的研究证明,网络是家庭、学校、错误群体、电视媒体以外的重要社会化媒介,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网瘾问题日益凸现,网络对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影响已成为当前学校、家庭乃至全部社会必须关注的课题。“现在国家推行网络游戏实名制,重要是防止网络产生的迫害因素,优化和净化青少年的运动空间,不仅对青少年是一种良性领导,更是有助于减少网瘾等行动偏差情况的产生。”
在教导和转化行动偏差青少年方面做出很大成绩的闸北区彭顺中学,领导孩子走上正路的一个很重要措施,就是首先做好理性上网、科学上网的教导。据该校的调查,存在行动偏差的未成年人,有半数是迷失在网吧和游戏机房里的。校长陈健说,网瘾与毒瘾无异,青少年由于缺乏必定的自制力,容易沉迷于网络,特别是容易被网络的负面因素所主宰,因此,他们的上网行动也需要适当的监护和监管。实现了网游实名制后,既可以避免无控制地玩网游,还可以抵抗一些不健康的网游内容。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