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庄春晖 发自上海
“就像北京国际马拉松赛,重要的不是第1000名和第1001名选手退出比赛了,要害是前十名、前两名现在跑得如何。”一位国内著名SNS网站的开创人这样谈及他对现时行业状态的观感。
继赛我网、海内网等一批早期社交网站销声匿迹之后,7月,又有360圈和蚂蚁网两家SNS网站接连发布停运关站。一时间,人们对开心网、人人网、 51.com等主流SNS网站的关注再度集中,却发明也是负面消息不断:开心网在Alexa上的半年流量呈明显下滑趋势,最近3个月用户量、页面访问量分辨降落25%和40%;人人网单月营业额呈现降落、用户量不见新增加;另有媒体称51.com事迹不佳、高管离散……以上种种迹象极大地增加了人们对 SNS网站的担心。有业界人士甚至断言,国内SNS网站正进入瓶颈期、面临增加困境。
平台还是瓶颈
“我现在不玩争车位、买卖朋友了,新鲜劲儿已经过去了。现在开心网上的朋友没以前活泼,有些人干脆就不来了。”公司会计王小姐表现,在一阵半夜调闹钟抢摘菜的热情平息后,她对社区网站已没那么热衷了。
她的同事张晨深有同感:“大学时代猖狂迷恋的校内网(现改名人人网)已经不像从前了,勤恳更新的人绝种了。”
市场咨询机构易观国际日前发布的报告或许能用数据表明用户的态度。报告显示,2009年中国SNS市场同比增55.9%,用户范围增加68.3%,与2008年间中国SNS市场范围344.6%和用户范围138.4%的高增幅相比,已经明显放缓。
对于网站流量下滑、公司成长乏力的质疑,开心网CEO程炳皓没有直接回应。他和开心网最初风靡那时一样低调,依旧淡淡表现“不着急”,公司将持续走夯实朋友关系的道路。
51.com 开创人庞升东则认为,“中国的SNS经历一轮猖狂之后,回归理性是必定”。与其危言国内SNS正进入瓶颈期,不如换成进入平台期更加合适。“国内SNS网站从呈现到现在已有5年了,行业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时代,有所转变、有所淘汰都是正常的。”
51.com副总裁龙振威坦承,SNS行业确实没有了2007年、2008年那样令人激动的爆发式上冲,增加整体趋缓,“至少从51.com内部数据来看是这个样子,注册用户数稳固在15万/天,活泼用户数接近4000万/月。这两项我们最关注的数据都已经安稳。”
对于前述易观国际的研究报告,龙振威认为:“一个行业在爆发后整体数据放缓,阐明行业进入的门槛更高了,投入更大了。”
微博分流用户
除了SNS的自身因素造成的增加回落,其市场份额也正在被日新月异的新兴网络利用所蚕食,微博的兴起被认为是分流的一支重要力量。
“总会有新的互联网利用,SNS下滑是必定的,现在花在微博上的时间明显比上SNS要多。”一名网友对《每日经济消息》表现。
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2010年上半年调查报告称,“微博的每日应用频度更高,更多用户趋向于每天应用;SNS的应用频率则趋于安稳。并且用户对微博的虔诚度更高,微博用户仅应用一家的比例达到41.9%;而应用两到三家SNS网站的用户比例最高达到32.3%,SNS网站的替代品较多。”
专门关注新传媒发展的中国传媒大学新传学博士后傅玉辉认为,微博没法替代SNS。“必须承认,微博在必定程度上分流了人们的注意力,但微博和SNS在满足人的需求上完整不同。微博像是坐火车,会在途中收到陌生人发表的信息;而SNS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狭窄的熟人圈子,互动性强。”
国内SNS网站在面对几家实力强盛的门户网站微博时,也表现得“举重若轻”。
龙振威轻松表现,就像国外的Facebook和Twitter可以共存一样,国内的SNS网站和微博也不是完整替代或敌对的。51.com在2008年初就推出了微博情势的“随便说说”,不过是融合在整套51产品之中,“在新浪微博(http://t.sina.com.cn)里围观名人,到SNS里和朋友讨论,有些用户甚至会在51.com中宣传新浪微博,我们完整欢迎。”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