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4月14日,国美电器(00493.HK)2009年年报颁布,一个意味深长的封面。身着国美彩色套装的小伙,奔跑在灰色的长城之上,更远的背景被渲染成墨绿。
这似乎在表达一种远景,国美要远离某个历史,也正如这份年报的主题所述——“转型、跨越、迈进”。
至今,国美电器仍然行走在这一主题之下。国美把持权的纷争正白热化,很多人将这一过程概括为“去黄光裕”。不过,这不单单是家族股东与职业经理人之间的私人恩怨,无论最后争斗的成果如何,透过这个公司政治与把持权的纷争,一个威权时代的国美电器正在崩溃,国美新的管理秩序正在这一争斗之中逐渐成形。
最后的协商
8月12日,国美五位高管罕看法坐在了一起:副总裁李俊涛、孙一丁、何阳青、牟贵先和首席财务官方巍共同面对大众,。
这样的与大股东对抗的情况在黄光裕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黄光裕纵横捭阖、杀伐果断、曾战无不胜,39岁就成为“中国首富”。作为国美的开创人,国美的管理层都系其一手提拔起来。
现在,无论这些高管说些什么,或者出于什么理由,他们的凑集是一个表态。就像在之前几天国美电器内部的视频会议的请求那样:管理团队与董事会保持一致。
这些举动的背景是,在大约1个月左右的时间之内,大股东黄光裕提出的特别股东大会即将召开。讨论8月4日黄光裕方面提出的,有关撤销董事会发新股的授权同时撤销陈晓及孙一丁的董事会职位的提议。
抵触激化于黄光裕与陈晓的对峙。
5月11日,黄光裕方面在股东大会上否决了贝恩资本的董事的续任,而当天的紧急董事会又重新委任贝恩资本的三名前任董事参加国美董事会。
事件之后,双方就盼望能坐下来好好谈谈。国美内部消息称,陈晓曾给黄光裕写了一封信,向其说明之前的种种做法,并对其在媒体上的一些讲话做懂得释,盼望打消误解并得到黄光裕的体谅。
沟通一直持续到8月4日晚,但双方的分歧已经无法通过协商来打消。
熟知底细的人士称,当时黄光裕给陈晓开出的条件是,高溢价收购陈晓手中所持国美股份,并补偿其数千万元。大股东的底限是陈晓离职,但因为一些附加条件双方最终谈崩。
据本报记者懂得,目前黄光裕方面与陈晓方面的谈判已经完整中断,双方目前都是在等候最后的决战。
转折点
一切的根源在国美开创人黄光裕被拘。
2008年11月,随着开创人被拘,国美陷入困局,仅有的10亿元现金支撑的全部家电连锁帝国面临崩盘危险。
国美人士称,黄光裕事件对公司资金面、品牌和形象带来了严重的损害。供给商恐慌、供货谨慎、信用压缩。年底时节影响了公司备货,营运压力宏大。
黄光裕案发后,陈晓被任命为董事局代主席,一个月后转正。国美电器董事会成立了特别举动委员会来应对这一危局。
除了陈晓为空降兵,王俊洲、魏秋立均为黄光裕创业期的左膀右臂,为黄光裕私人代表。当时市场一致断定是,陈晓时代的国美依然姓黄,陈晓只是救火队员。
但权利在不知不觉中慢慢分化。
融资成为必定的选项,但这成为大股东与国美的经理人直接冲突之始,也成为国美共和之路的原点。
2008年12月初,国美电器董事会提出一份增发20%普通股或可转债的打算。
面对资金紧绷的危局。黄光裕方面也陆续推荐了一些投资者给陈晓。黄家的人士称,这些都被陈晓以各种理由推掉了,复星的郭广昌就曾经与陈晓接触过,但最终未果。
国美电器方面称,当时能够接收对原股东如此保护的投资方唯有贝恩。董事会在授权范畴内进行公司的融资,解决公司生逝世存亡的资金瓶颈,整体计划是董事会在当时的情况下做出的有利公司和全部股东利益的最优选择。
2009年6月22日,国美对外披露了有贝恩资本参与的、包含增发可转债以及配售新股相联合的融资计划,获得32亿港元资金。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