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卖通”业务部负责人吴昊告诉记者,网站被黑客攻击后,他们通过技巧分析发明,攻击行动起源于美国,阿里巴巴便在美国报警。
有人分析称,这种行动不消除当地竞争对手或者贸易保护主义者幕后把持,因为中国制作直接可以卖到美国,将直接冲击本土品牌商和销售商的高利润模式。
相对于阿里巴巴明目张胆地开展B2B2C模式的近终端销售平台,环球市场团体却向来不动声色。自2000年起,环球市场团体开端构思直销模式;2006年到2007年先后收购了两家国际物流公司;2008年,环球市场与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合作研究M2C具体模式;2010年7月1日启动上线。动作不可谓之不大,然而,记者至今未在其官网上看到任何关于M2C的业务信息。
“关于M2C业务我们一直主意低调行事,没有做成熟,就不轻易公开推出。”罗民介绍,目前,与国内客户的合作都在线下悄悄进行。在国外市场开辟上,与eBay、PayPal正开端深度合作,并打算1年内组建一个完善的售后网络。
“国内制作商只要将产品交给环球市场,我们负责包含物流运输、通关、出口退税、美国的货运、清关、报税、仓储配送等等一条龙服务。”
实际上,所谓M2C模式,可以懂得为M2B2C模式。在这个全球直销模式里,从出厂到花费者手里有2200多个节点动作,以前很多人都想实现它,但都知难而退。环球市场之所以迎难而上,就是依附与已经通过GMC认证系统的群体品牌所囊括的数千家GMC制作商客户合作。
阿里“速卖通”已经遭遇了一轮跨国交锋,而对于环球市场团体来说,一旦M2C业务对国外买家形成渠道冲击,那么原有的业务模式将面临严格挑衅。作为群体品牌的GMC,其打出的口号“让中国制作成为优质标记”背后所触动的利益格式,将让国际买家对之反目成仇。
无论是阿里巴巴,还是环球市场,在开展海外终端销售业务的事业中,等候而来的将是怎样的一场“制作业革命”或者“产业链战斗”呢?
(本文起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张业军)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