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68的制作部总监Mo Duhig想懂得中国各个阶层劳动力的状态,她找到我咨询相干情况,”也是这次的谈话,让邓一敏知道了Fab68,知道了这个项目在中国大连。
“我们的谈话很高兴, 我把我所懂得的国底细况一一表述. Mo问我你以后想不想要参加这个项目?”邓一敏并没有立刻答复。一方面,她在Fab7工厂21个月的工作还没结束,时间上可能安排不开;另一方面,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邓一敏不知道去大连工作是怎样一种情况。
可是没过几个月,邓一敏在Fab7工厂的项目提前结束了。接下来要做什么,邓一敏面临了几个选择:“浦东工厂有一个新产品的启动,需要我回去;越南厂启动了,我可能有机会过去;Fab68也可能是一种选择, 可能性很多, 但都不断定, 其实最要害的是我想要什么。”
邓一敏找到了Fab68的培训部经理Hank Chang懂得相干情况,“他跟我说了一句话让我至今难忘——‘你如果去越南,你的贡献留在别的国家;你如果去Fab68,你的贡献就留在了中国!’”
在英特尔中国工作那么久,邓一敏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工作对中国有什么意义。但是身在异国他乡,也许更懂得爱国的含义。“所以在和家人商量后, 我当即就做出了决定,参加Fab68!” 邓一敏先后去Fab11、Fab12等工厂参加培训。深入英特尔美国本土不同工厂的生产车间,观察每一个工厂在生产工艺、工厂管理、员工状态等方面的特点,邓一敏意识到,自己一直都很熟悉的Fab工厂,本来有这么多新鲜东西需要学习。
在顺利完成所有Fab的培训后, 邓一敏成功通过了面试, 被提升为Fab68 生产制作部的总监. “ 作为本土员工我很庆幸能参加Fab68, 同时非常感谢Fab68给我供给的所有培训锤炼的机会, 以及能够施展自己才干的舞台.”
牵手大连,再铸光辉
“阔别了近四年的祖国,我回来了!”
当飞机在大连机场缓缓降落时,邓一敏心中升腾起一种久违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不过,在一个与上海完整不同的城市,在一个全新的Fab工厂,她将面临怎样的考验?
虽然有着本土封装测试工厂的工作经历,又有在美国工作、培训的国际视野,积累了那么多经验,在面对Fab68时,邓一敏仍然感到遇到的是从来没有碰到过的挑衅。
邓一敏亲历过浦东工厂生产车间的严格规范,来到大连Fab68,却发明这里的生产管理真是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
“在浦东工厂,进车间进去只需要穿防静电的鞋子、工作服、安全眼镜。而在大连就完整不一样了。进Fab68的干净车间,从头到脚要全副武装,发套、胡须套、鞋套、手套、净化服、净化鞋、安全眼镜,而这也只是第一层工序。
“大连的Fab68很特别,是在一个全新的处所建的全新的工厂。”因为这份特别,所以,邓一敏感受到了挑衅,也看到了机会。“如何把团队建立起来,是我们所要面对的最大挑衅。而应对挑衅的最好措施就是建立属于Fab68自己的文化。”
做了多年管理,邓一敏深知文化传承的力量。“文化的建立,很多时候都是言传身教,从你每天做事情的作风,从你与员工沟通的方法,慢慢去影响、渗透。”
“我们从小事做起,影响员工的行动。你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来;你看到物品摆放的地位不合适,你要主动去调剂。用实实在在的举动,告诉员工这些都是企业文化的一部分。”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