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岸边巨大的警示牌,似乎一切都没有改变。宝塔湾依然很危险,冬泳队还在义务救人,“去年承诺的防护措施,到现在什么也没有看到”。
这是美丽而残酷的荆州宝塔湾。
陈波还在做生意
这几天,因为长江流域普降大雨,宝塔湾的水涨了许多。冬泳队员罗鸿飞和队友,依然每天横渡一次宝塔河,顺便救人。大学生救人浓缩成了岸边“人链”纪念碑,不需要他们来一一解说。但唯一让他们感到不解的是,陈波为何还能在这儿做生意?
10天前,两个14岁的孩子在河边玩,失足掉进了河里。三十分钟后,八凌打捞公司负责人陈波又来了,开始和岸边惊呆了的孩子亲人讨价还价,“捞上来8000元,捞不上来1200元。”最后,孩子亲人无法拿出这么多钱,陈波离去。
“这次连电话都没打就走了,打捞船根本没有过来。”在岸边开烟酒副食店的老板周大林告诉独家深读记者。
三天后,孩子尸体浮了上来。
之前,因“‘10·24’长江大学救人事件”中的所作所为,陈波被公安机关依法拘留15天,并处1000元罚款。
而这并不是事后陈波第一次在宝塔湾出现。据岸边的人说,今年春天,他就又开始在这里做生意。
为了第一时间打捞尸体,陈波还跟冬泳队有过冲突。“我们救人都很及时,大部分都能救活,这就与陈波只捞尸体有了冲突。”罗鸿飞说。
因为游泳队救助落水的人,还曾遭到了打捞公司的威胁,打捞公司的老板曾说他们“坏了别人的好事。”
捞尸要价是“潜规则”
陈波与王守海一样,都是荆州市公安县埠河镇三八村人。据当地的知情人士介绍,陈波虽然注册了公司,但一没有人,二没有船,有事的时候主要就是找王守海等三八村的渔民去干。一般是陈波给住在三八村的哥哥陈兴打电话,陈兴再给王守海等人打电话。长期以来形成的规矩是,王守海等人每捞到一具尸体得200块钱,没捞到的话就得几十块钱。
八凌打捞公司于2008年6月23日在工商局注册成立,是工商局登记在册的唯一一家打捞公司,在荆州市处于绝对垄断地位。
对于捞尸要价,荆州市八凌打捞服务有限公司法人兼经理夏兵曾在采访中说:“这就像买口香糖。你去买口香糖,是不是要出钱呢?你不能说不给钱吧?”
“捞尸要价已经是这里的潜规则,起步价6000元,捞完12000元。如果你不掏钱,就等着过几天尸体被水泡烂,浮上来。”在河边呆了四十多年,罗鸿飞经常看到这样的悲剧发生。
一位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在宝塔河要捞尸体,只能找陈波,其他人不敢接,捞尸船固定就是三八村的那几条船,别人根本不敢接这活儿。“陈波有点社会背景,不知道靠什么办法控制着这几条船,一般都是陈波拿大头,这些渔民每人也就能拿一二百块钱。”
危险的宝塔湾
除了牌子,
一切都没变
自“10·24”事件后,宝塔湾出事地多了很多巨型安全警示牌,提醒人们不要下水游泳,可这仍然无法阻止悲剧一再上演。
长久以来,宝塔湾就是一个长江荆州段十分凶险的河段。在罗鸿飞的印象里,夏天的三个月,他就亲眼看见三次溺水事故。
“去年,有关部门曾承诺要在这里建一个有防护措施的人工游泳场,并且会设立两个公益救助岗位,面向社会公开聘请有救援经验、水性好、熟悉宝塔湾水域环境的人员担任救生员,专门在江边开展劝导、宣传和紧急救助工作。至今,这里一点动静都没有。”
罗鸿飞所在的冬泳队除了日常活动外,都会组织人自发在岸边巡逻。“一般我们都在下午两点以后来这里,要是上午出事儿,我们也没办法救,毕竟都是自发的,不能强求别人盯着岸边。”
岸边“人链”的纪念碑成为了宝塔湾的新景点,游人们在这里拍完照,就径直走到事发地点游玩,几乎没有人想过这里曾发生过悲剧。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