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吴冰冰:新制裁是伊朗的胜利

时间:2010-05-27 14:17来源:未知 www.yunhepan.com

  从容应对
  吴冰冰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阿拉伯语系副教授
  伊朗和美国,在两天内各出了一招。5月16日,伊朗、巴西、土耳其三方刚刚签订关于核燃料交换的协议,18日,联合国新一轮制裁伊朗决议草案开始在安理会内散发,这份草案得到了包括中俄在内的伊核问题六方的支持。
  从去年10月日内瓦谈判失败以来,伊朗德黑兰核反应堆核燃料的交换问题,就成了伊核问题的焦点。在核燃料交换问题上,伊朗方面坚持,交换应该在伊朗国内进行,交换数量不应是西方国家单方面决定的1200公斤低浓缩铀,伊朗不应该在交出低浓缩铀一年之后才能获得所需的核燃料。伊朗的主张不为美欧所接受。在本月16日的交换协议上,伊朗方面做出了让步,交换地点可以是土耳其,数量是1200公斤。所有这些,似乎都符合美国的要求,但美国还是在交换协议签订两天后开始散发新的制裁决议草案。原因何在?
  正如一位西方外交官所说,伊核问题的核心不是德黑兰核反应堆,而是伊朗的铀浓缩计划。德黑兰的核反应堆是上世纪50年代伊美核合作的产物。1959年,当时的伊朗巴列维国王决定设立“德黑兰核研究中心”。1967年,在美国的帮助下德黑兰核反应堆建成,并由美国提供高浓缩铀作为燃料。从那时起,这个反应堆一直在运转。由于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后伊美关系恶化,美国拒绝再为伊朗提供核燃料。1988年,伊朗从阿根廷获得23公斤浓缩铀,使反应堆可以顺利运转到2010年。可以说,德黑兰核反应堆的核燃料问题,与2002年以来愈演愈烈的伊核问题原本无关,是美国想抓住德黑兰核反应燃料问题做文章。
  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3个制裁伊朗的决议,但是并没有实现迫使伊朗停止铀浓缩活动的目的。2009年奥巴马政府上台之后,转而实行对伊朗的“接触”战略,但伊朗的铀浓缩活动仍然在继续。奥巴马政府试图从比较容易的德黑兰核反应堆燃料交换开始,推动美伊双方逐渐建立互信,并在此基础上延伸到铀浓缩问题上。除此之外,美国还有一些其他的考虑:在伊核问题上取得的任何成果,都有助于奥巴马政府为自己的中东新战略进行辩护;通过交换,伊朗须交出绝大部分的低浓缩铀,从而使得铀浓缩计划至少可以延迟一年;成功的核燃料交换可以安抚以色列。
  从这样的考虑出发,5月16日的核燃料交换协议当然无法让美国满意。1200公斤低浓缩铀,在去年10月相当于伊朗国内总量的80%,而经过半年的拖延,随着伊朗铀浓缩计划的推进,现在只相当于总量的大约一半。而且伊土双方约定,一旦交换协议无法执行,土耳其将把浓缩铀如数归还伊朗。这样,美国方面的如意算盘已经完全落空。按照去年10月美方条件进行核燃料交换,对于美国来说已经失去了意义。更何况,伊朗方面已经进行了浓度20%的浓缩铀的生产,而且宣布不因为核燃料交换协议而停止高浓缩铀的生产。对于一个无法限制伊朗浓缩铀计划的协议,美国已经没有了兴趣。进而言之,巴西和土耳其在此次协议签订中的作用,也是美国所不愿意看到的。这种“南南合作外交”的模式,排除了西方大国的参与,使人联想起上世纪50年代的万隆会议。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两天之后的18日开始散发第四次制裁决议的草案,实属情理之中,美国把矛头重新对准了伊朗核计划本身。
  伊朗虽然对制裁决议草案提出了指责,但是总体上态度却很从容。伊朗国内早就有声音说,联合国安理会的制裁可能是不可避免的。在伊朗人看来,伊核问题完全是美国遏制伊朗的借口。在中东地区,以色列早已是人所共知的核国家,而至今也没有明确的证据证明伊朗在开发核武器;伊朗核计划会引发中东地区核军备竞赛的说法,只能被视为美国方面扶持以色列、打压伊朗的明证。在国际上,印度作为有核国家,并没有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但是美国仍然与其展开核合作,伊朗认为这也是美国双重标准的表现。如果把伊核问题视为美伊敌对的结果而不是原因,那么即便伊朗在核计划上让步,美国还会以人权、支持恐怖主义等等借口向伊朗施压。这种见解反映了伊朗国内相当一部分人的观点。从这种观点出发,伊朗在核问题上做出全面让步的空间很小。
  如果伊朗坚持不放弃核计划,那么美国推动的各种制裁出台就成了必然。在伊朗方面看来,联合国的制裁未必能够起到作用。如果说制裁有效,那么已经通过的三个制裁决议就应该已经产生了效果,何必还要更多的决议?即便是通过了非常严厉的制裁,比如针对伊朗的石油出口和汽油进口,那么形势并不会比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更糟,当时外有强敌入侵、大国制裁,内有敌对力量搞爆炸、暗杀,伊朗都能顶过去,现在的伊朗比那时强大得多,伊朗怎么会惧怕制裁呢?进一步讲,这次的制裁决议草案本身就可以说是伊朗在某种程度上的胜利,非常严厉的制裁条款并没有出现,相反却包含了不赞成使用武力或威胁使用武力的条款,而且要求制裁不会使伊朗出现经济崩溃的局面。所有这一切,都说明了伊朗在国际上并不孤立,美欧国家不得不听一听其他国家的声音。
  对中国而言,坚持“双轨制”的原则是现实国际关系格局中的合理选择。不放弃争取和平解决问题的机会,成为中国不懈努力的方向,这也是中国和谐世界理念的重要体现。新的制裁决议草案体现了中国的主张,散发草案并不意味着外交努力的大门已经关闭。值得注意的是,在冷战时期,美国曾经通过使埃及、叙利亚遭受军事失败的方式,来毁坏苏联作为这些国家盟国的声誉。中国和伊朗不是结盟关系,但是应该警惕美国采取同样的战略,来破坏中国作为第三世界国家朋友的良好声誉。

相关阅读
  • 意大利重症监护患者首次下降 官员:不要认为即将胜利
  • 伊朗已完成1000万人排查:21万人出现头痛、发热
  • 伊朗外交部在社交媒体发文 感谢中国援助
  • 伊朗两位副总统确诊,防控面临三难
  • 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建方舱医院
  • 伊朗专家:未来两周德黑兰40%人可能感染新冠肺炎
  • 伊朗最高领袖顾问委员会又一名成员感染新冠肺炎
  • 应对疫情 外媒:伊朗将暂时释放逾5.4万名囚犯

    • 上一篇:埃及总统手术后首次会见外国政要
      下一篇:普京首次谈特工生涯 情报从未被采用很郁闷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