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前与国家安全部门联系紧密的档案馆,现在还有那么神秘吗?昨日,成都市档案馆举办首个公众开放日,100多名市民代表参观了馆藏的几十万卷档案以及展览室、修复室等地。成都商报记者获准进入档案馆此前从未开放过的库房重地,为您揭开档案馆的神秘面纱。
馆藏档案可绕一环路一圈
成都市清江东路280号档案大厦的4楼,一座看似与图书馆内设相似的档案馆库房里,工作人员正在帮档案利用部门寻找所需档案。库房约有一百多个平方米,保存有近10万卷档案,这里的温度保持在14℃~24℃,相对湿度保持在40%~60%。
据介绍,成都档案馆作为国家一级综合档案馆,馆藏档案目前已达56万卷左右。若每卷档案厚度按3.5厘米计算,这56万卷档案排列起来足有近20公里,可绕成都市一环路一圈。在馆藏的档案中,清代档案有500多件,年代最早的为清雍正9年的土地契约。此外,还有反映成都地区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状况的各种档案以及巴金的手稿、日记和照片等。
部分档案已破损 一碰成灰灰
因年代久远,成都档案馆馆藏的部分档案已经破损,甚至腐烂,有些纸张已经到了碰一下就变成粉末的地步。技术人员称,目前该馆已对7万多卷受损档案进行了抢救修复。
昨日上午,在市档案馆一楼一间近30平方米的办公室,四名工作人员正在小心翼翼地把受损的档案放上工作台,一页一页地进行抢救修复。在“湿托法”工作区,工作人员把档案的纸张贴在专用的薄膜上后,再轻轻地涂上去掉了营养价值的面粉浆糊,同时用毛巾滚动轻轻挤压,之后将档案纸张上紧靠字面最薄的那一层贴在专用纸张上,进行晾干。一张A4大小的档案,损坏程度一般的,大约需要20多分钟才能完成修复。“干托法”则相对较为简单,但对破损严重的档案纸张则难以修复。
根据计划,今年还将抢救修复2.5万卷档案。
超30万卷档案已解密公开
“档案馆已不再神秘,市民凭有效证件都可查询相关档案。”据成都档案馆政策法规处调研员姬勇介绍,随着社会的发展,档案馆的功能已逐渐转型为社会各项事业和公众服务,但是,市民现在利用档案的意识还不强,为此,市档案馆举办了成都首个档案馆开放日,目的就是想提高市民的档案意识,同时告知市民如何有效利用档案馆,解决学习、工作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据介绍,档案形成满30年,档案部门会组织审查后予以公开,市民凭有效身份证件都可以查阅已公开的档案。未公开的档案,经有关单位证明,也可以提前查阅,但涉及国家机密等内容的除外。而目前,成都档案馆已解密公开的档案在30万卷以上。在平均每年一次的公开档案中,大约只有1%到2%的档案因涉及人民防空等少数内容而不能公开,大部分都已解密公开了。其中,去年公开的一批档案中,包括成都知青的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