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郑州学校资源落后于人口扩张 制度设计出现漏洞

时间:2010-09-07 09:20来源:新浪 www.yunhepan.com
郑州学校资源落后于人口扩张制度设计出现漏洞
  郑州市区一小学新生报名首日,挤满了新生和家长。“火爆”场面,在今年河南许多中小学屡见不鲜。白周峰摄

  核心阅读  率先削平门槛导致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在城市就读人数激增,教育基础设施长期投入不足,优质教育资源缺乏,导致了郑州教育正陷入“阵痛期”

  这个新学期,河南郑州的不少中小学纷纷上演了“爆棚”一幕:

  8月14日,丰产路小学门口,家长们彻夜排队等候报名;

  8月20日,不少家长因孩子报不上名围堵聚源路小学,“跪求”郑东新区教育局;

  8月23日,金水区47名家长因孩子没有分配到省实验中学,到区教育局“抗议”……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郑州的义务教育学校如此“紧张”?

  生源

  学校资源落后人口扩张

  最新数据显示,今年,郑州市管城区参加小升初就近分配的有4550多人,其中外来务工人员子女1966人,占总人数的43.18%。而在市区小升初人数中,外来务工子女更是超过万人,占总人数的32.5%。

  郑州对外来务工子女入学的门槛,5年前即已基本“削平”,只要“五证”齐全,打工子女入学时与市区常住户口儿童可同等对待,并免收借读费。

  而即使是“五证”,用一位招生老师的话说,“这一门槛几乎形同虚设。”

  “居住证只要与房东签个租房合同即可办理,1元钱到劳动局买个劳动合同文本,找了个小卖部盖个章证明在他那打工过,老家政府非常愿意你转出去求学,出证明自然痛快。”在大学路修自行车的老王今年刚把大女儿转到郑州来就学。

  由于门槛低,学校资源落后于人口扩张,“大班额”现象较为突出,其中金水区尤为明显。文化绿城小学今年一年级共招6个班,平均班额85人。“老师要带着扩音器讲课;一人搬不动作业本,每科要设两到三名课代表……”学生家长王丽很是无奈。

  政策

  制度设计出现漏洞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制度设计出现漏洞,导致新的不公:超生子女入学问题和“假外来务工子女”入学问题。

  流动人口超生严重,但又要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教育权利,造成一些新的不平衡。郑州市教育局经常接到市民投诉:某某外来务工人员有3个孩子,都能上学,我们“只生一个”的,孩子反而无法就近入学,公平吗?

  二七区一所学校,今年外来务工子女已经占到75%,记者在一年级某班提问:家里还有兄弟姐妹的同学请举手。结果一多半的学生举起了手。

  2008年2月,市教育局曾想抬高门槛,只保证计划生育政策允许的孩子入学。消息一出,反对声一片,最后不了了之。同年,二七区在招生政策中规定:需要提供现在居住地所在的乡镇、街道办事处计划生育部门出具的计划生育证明。结果还是骂声一片,此后再没人提过。

  由于教育质量高,郑州还出现了一种现象:家长没在郑州打工,弄套假证件,专送子女来读书。有专家建议,郑州应该设立一些限制性规定,如要有一年以上劳动保障记录或纳税证明等。

  专家还呼吁,要解决这些问题,应由教育、房管、公安、劳动保障、计生等多个部门联动,各负其责。

  学校

  优质教育资源供应不足

  “入学难,也有学校布局不合理、新建学校少、优质教育资源紧张的原因。”郑州市教育局局长翟幸福坦承,优质教育资源供应相对不足。

  按照规划,从2006年起郑州每年需新建15所中小学校,可年年都有“欠账”。

  2006年至2010年,郑州每年要新建中小学校15所,而事实上,2006年—2008年投入使用的新建中小学不过23所。2008年郑州市计划新建、改扩建15所学校,当年落实的仅6所。2009年,郑州新建、改扩建了18所中小学,今秋却只有12所能使用。

  “为什么建个学校就这么难?每年我们都承诺‘某某学校今年开工’,可年初开工和年尾开工都是‘今年开工’,效果却整整差一年!孩子不能等啊!”近日,郑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白红战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十一五”期间,郑州市区要新建61所小学,然而,当初规划的许多学校,目前仍无动静。要解决大班额问题,意味着未来5年需要建设47所中小学,这任务,很艰巨。

  “关键是树立什么样的政绩观和考评机制。”河南省人大常委、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董广安认为,建学校不比建桥修路出政绩快,会影响政府建校积极性。

  抵触建校的还有房地产开发商。根据规定,每5000人区域要预留一所6个班规模幼儿园建设用地;每1万人区域要预留一所小学;每两万人区域要预留一所中学。而一些开发商则采取“分期开发”的方法,每期开发区域不到5000人或1万人来规避。

  药方

  用“橙线”保护教育用地

  “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已由‘上学难、上学贵’的问题转化为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倍增是人民所需,是发展所迫。”郑州市委书记连维良调研后提出,郑州要实施“优质教育倍增工程”。

  8月26日,郑州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2009年—2020年普通中小学教育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共控制了450平方公里范围内的637块教育用地。按正常发展速度,基本满足郑州市未来十年市区中小学建设用地的需求。

  “新增1万多亩教育用地,相当于新中国成立后近60年来郑州市区中小学校面积的总和。”翟幸福说,新出台的这份教育用地规划中,每块教育用地都有“橙线”保护,任何项目和单位不得随意变更侵占。三年内郑州新建、改扩建中小学66所,使市区中小学平均班额达到国家规定的小学45人、初中50人的标准,杜绝出现60人以上的大班额现象。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广东披露十宗查办工程建设领域典型案件
      下一篇:长沙警方破获一起扬言爆炸恐吓案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