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冯昭奎 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研究员
潇湘晨报:鸠山辞职时列举了两个原因:驻日美军普天间基地迁移问题和“政治与金钱”的问题。鸠山竞选时承诺将这一基地迁出冲绳县,然而这一承诺没有兑现。您认为鸠山为何难以兑现承诺?他低估了哪些方面的阻力?
冯昭奎:鸠山显然是低估了美国的压力。冲绳岛上的两大美军基地对美国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美国不会同意完全迁出冲绳县外的。
另一方面,鸠山低估了美国对日本政治影响力的渗透。4月,日本媒体报道中国海军活动时,大肆炒作中国海军力量的发展,向国民传递“日美同盟很重要”、“日本需要美国的保护”、“冲绳基地要保留”的观点。在冲绳县以外的民众受媒体引导,也支持日美原先达成的搬迁方案。日本媒体的这种表现也可看作是美国“软实力”的一部分。鸠山面临着很大的舆论压力。
另外,美国坚持原搬迁方案“不妥协”,也是为了打压鸠山。鸠山所处的民主党虽然也坚持美日同盟,却没有自民党那样“听美国话”。过去也曾有过“不听话”最后被美国打压下台的事例,田中角荣就是如此,只不过美国采取的手段不同。
潇湘晨报:“政治与金钱”为什么将数位日本首相拖下马?背后的深层原因是什么呢?
冯昭奎:鸠山所说的“政治与金钱”的问题,跟我们所理解的腐败是不一样的。日本的政党需要自己筹措活动资金。鸠山家里很有钱,母亲给了他很多钱作为民主党的资金,然而在手续上有“逃税”的嫌疑;小泽一郎在筹集资金方面也有一些不符合法律的做法。日本社会对政治家的“政治与金钱”问题特别关注,所以无论是自民党还是民主党,只要有一点点问题就会被揪住不放,这也是日本政治生态的一个特点。
潇湘晨报:除了鸠山自己说的两个原因外,您认为还有哪些因素导致他的下台?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呢?
冯昭奎:和自民党侧重日美同盟不同,民主党的外交理念是“友爱外交”,更重视亚洲、重视发展和中国的关系。被媒体左右的日本国民认为,日本的安全还是要依赖美国,他们“信美国而不信中国”。中国军事力量的崛起引起了日本的戒心,鸠山于是背离了他的承诺向美国屈服,冲绳民众大规模抗议,左派政党社民党退出了联合政府。社民党的退出是鸠山辞职的直接原因。
鸠山相信日本经济的未来在中国,日本经济若想维持下去必须与亚洲国家扩大合作。他希望不仅在经济方面走近中国,也在政治方面亲近中国。归根结底,鸠山在外交方面有些“思想超前”,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不会对日本构成威胁,但媒体和舆论跟不上他的理念。
潇湘晨报:此次日本政局不是“换党”,而是“换马”。目前日本媒体列出了现任日本副首相菅直人、国土交通大臣前原诚司和现任外务大臣冈田克也等人选。您认为他们中谁最可能当选?当选之后面临哪些挑战?会不会又将成为“短命首相”?
冯昭奎:我认为菅直人当首相可能性最大。新首相上任后的主要挑战仍然是日本经济的问题,老龄化和人口减少影响着日本经济的发展。首相是否“短命”还要看个人的行动。
潇湘晨报:鸠山执政期间中日关系有何发展?新首相的几个人选分别会给中日关系带来什么样的变化呢?
冯昭奎:鸠山这八个多月里对华“示好”,表明他重视对华关系。但是他主要忙于应对国内矛盾问题,在推进中日关系方面还没有做出太多的业绩就下台了。
新任首相会有哪些行动,要看究竟谁上台。但是总的来说还是在民主党内选,大的方向是不会变的,依然是重视亚洲重视中日关系。具体政策则因人而异。就拿热门人选菅直人来说,他与“太子党”鸠山相比,优点是平民出身,可能更重视两国民众的交流。潇湘晨报 记者朱宗威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