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无锡物联网的领军人,刘海涛对于物联网的远景非常看好,“如果把物和物、物和人之间简略地互联起来,譬如把一个人同一杯水联在一起,这当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如果通过网络感应设备,人能够感知这杯水的温度、矿物质含量、是否有毒等信息,那就非常有用。”
耐人寻味的是,当初无锡寻找新兴产业的重要原因就在于太湖污染,而如今,物联网这个新兴产业一个重要的利用就是太湖治污,即通过在环太湖地区各个监控点安装传感器,对太湖的水文、水质等状态进行实时监测。
2010年1月25日,工信部发布了《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批准第一批“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名单,其中无锡物联网基地赫然在列,这也意味着无锡传感网将为国内物联网发展进行摸索,并领导产业发展。
对此,杨卫泽表现,要把无锡打造成一个传感网的示范城市,一个智慧的城市,一个感知的城市,而不是一个冷冰冰的城市。而众多科研机构和企业的进驻,也为无锡物联网的发展供给了底气与支撑,其中,尤以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通信运营商的入驻,格外令人关注。
中移动团体原党组书记张春江、中国电信团体董事长王晓初分辨于2009年11月12日和23日与无锡市政府签约,成立了中国移动物联网研究院和中国电信物联网利用推广中心、物联网技巧重点实验室等机构。随之而来,中国联通团体董事长常小兵于11月24日飞抵无锡,与无锡市政府签订物联网合作框架协议,正式进驻无锡高新技巧开发区国家软件园。
由于物联网的建设离不开互联网与移动通信,这为通信运营商带来宏大商机。显然,三大运营商之所以纷纷进驻无锡,正是因为无锡已然成为中国物联网发展的前沿阵地。中国电信相干人士表现,中国电信之所以进驻无锡是因为无锡进入微纳传感范畴比较早,且正在试图打造物联网技巧研发、项目孵化、产业化及商业利用的完整产业链。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5月份,无锡已签约的物联网项目总数达92个,总投资超过85亿元,汇集200余家企业,已然将国内众多城市甩在身后。
无锡为什么能?
事实上,国内发展物联网的城市并非无锡一家,上海、北京、深圳、杭州等市均表现将全力进军物联网,其中上海认为无论在人才、产业基础还是市场条件上自己都是最完善的,当初无锡挖角刘海涛时,他正是中科院上海微系统所副所长。
作为二线城市的无锡,没有太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何能够成为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开路先锋?无锡的实践,对众多二三线城市开辟产业新蓝海,供给了什么样的经验与借鉴?
谈及原因,无锡对于经济转型的勇气和寻求发展新空间的决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家都知道产业转型过程中是有很大阵痛的,现在无锡在产业转型方面动作幅度如此之大,是需要必定胆略的。”南京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研究所主任陆玉麒告诉《决策》。
在实践中,由于无锡没有雄厚的高校和科研机构资源,无锡非常聪慧地采用“拿来主义”的措施,积极利用周边城市的科研资源。继与上海微系统所合作之后,无锡又与上海交通大学签订全面合作框架,通过设立上海交通大学无锡研究院,为当地企业供给技巧服务平台和人才培养。此外,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等20多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也在无锡设立了机构。
除了与科研机构联合打造研究院,无锡还通过其他方法扶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5月18日,无锡新区创投团体、大唐电信等机构在无锡共同发起设立“中国物联网产业基金”,基金以物联网和传感产业为重要投资方向,首期认缴出资额为10亿元,总范围将达50亿元。
而在几年前,无锡就提出了以“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外留学归国创业人才”为核心内容的“530”打算,在海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应。无锡市人事局副局长胡逸表现,“无锡引进的这些海归传感科技人员,通常都具有必定的国际视野,对国际上物联网、传感网发展趋势懂得深入,这为无锡下一步发展传感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