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楼市调控央媒动口部门袖手 当心辗碎民众信心

时间:2010-09-19 08:51来源:红网 www.yunhepan.com

  新华时评《打击投机行为将房价调整到合理水平》指出:在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刻,有关决策部门应该态度更鲜明些、立场更坚定些,不为杂音所惑,坚决贯彻落实中央调控政策措施,努力实现房地产市场调控目标(9月18日《新华网》)

  进入9月以来房地产市场出现新动向,一线城市房价仍在高位徘徊的同时,个别地区新建住宅销量大幅增长。新一轮楼市调控到底如何前行引发广泛关注。尤其是既怀揣信心又忐忑阢陧等待“住有所居”“居有其屋”的善良百姓,更是寝食难安把心提到嗓子眼。

  应当说,老百姓释放住房需求理性与否取决于他们对未来房价走势的研判、预期和信心,对未来房价走势的研判、预期和信心则取决于权威媒体信息和政府部门作为。本轮“新国十条”被公认为“史上最好”“最严厉”的调控措施,对之满怀信心的社会公众大抵占主流。

  我注意到,正值中国房地产调控何去何从房价是涨是落的十字路口,尽管基于利益博弈需要,众多非主流媒体关于房市走向的杂音鼓噪让人一头雾水无所适从。然而,绝大多数民众仍然习惯于相信代表中央意图和人民意愿的央媒权威声音和中央部门表态作为,并藉此作为研判房市走向趋势的基本依据。

  然而,央媒与部门声音龃龉甚至作为相左却让人“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近期,被称为政策信号的《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三大央媒密切关注楼市调控。《人民日报》:9月15日《楼市调控已到关键期,不可动摇》,9月9日《保民生就要坚持调楼市》,8月31日《房价合理回落是大势所趋》,8月30日《别再夸大楼市刚性需求》,8月23日《论楼市调控进退难题:应坚持调控不动摇》,7月20日《将楼市调控进行到底》;新华社:9月16日《“十字路口”的中国楼市》,9月15日《何必忙着为空置房子找那么多理由》,9月14日《慎言购房“非理性”》,9月10日《楼市博弈究竟谁该“坐不住”》,9月3日《土地问责“大限”将至公众三大疑惑待解》,8月30日《透视开发商“逆市操作”现象》,8月22日《落实房地产调控要加大查处腐败力度》,8月19日《闲置土地处置要防“避实就虚”》;中央电视台:9月16日《楼市回暖了吗?》,9月15日《楼市统计数据,为何找不到北?》,9月11日《谁都想玩房地产!多家民企进军房地产业》,8月25日《房地产调控不回头》,8月20日《国土部称全国闲置土地近17万亩警告地方政府?》,8月13日《空置房之谜谁来解?》。三大央媒如是高调密切关注楼市,程度力度堪称前所未有史无前例。

  相形之下,一些掌控监管调控政策的中央部门官员的低调表态和消极作为却与央媒高调关注形成鲜明反差,让人感到“拉鱼的不着急,背鱼篓的干着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日前指出,房地产调控已经取得了比较明显的成效。国统局还表态要充分利用第六次人口普查获取住房空置信息,然而随后相关统计官员又表示,几个城市调查数据对全国无有代表意义,目前尚处试点离拿出完整统计数据路还很长。换言之,被国外多国作为房市调控重要依据、被国内各界寄于厚望的“住房空置率”在中国“八字还没有一撇”!我对国土官员关于违规问责信誓旦旦“动真格”的高兴还未达“五分钟热度”,又闻国土官员坦言“压力极大”相关数据“敏感”,乍热之心一下子又掉进了凉水。中房协某副会长稍先公然宣称中房协已多次“上书”国务院,建议暂缓出台新的紧缩性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银监会某副主席近日表示,银监会暂时不会出台新房地产市场调控措施。而专家担心后虞的是,市场会不会因为这一表态而突击入市,掀起新一轮“抢房潮”?更令人莫明其妙不明就里不可思议的是,国统局局长马建堂近日在天津达沃斯论坛上乍才表达房地产调控对中国经济影响不大观点,中国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门某主任又在《中国证券报》刊文称,中国目前经济状况不宜采取紧缩货币政策或更为紧缩的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但需警惕意料之外的经济下滑。

  信心比黄金重要,近年中国数轮房地产调控尽管尚未能从“屡涨屡调屡调屡涨”怪圈困局中突围,但老百姓之所以还能“万众一心”“同心同德”紧跟配合,是因为他们信心不泯;一样的道理,设若继续延续央媒动口部门袖手“老狗看家,动嘴不动身”迷局,让老百姓窥出抑或被误读为“狼来了”,则势必消弭碾碎他们弥足珍贵所剩无几的信心。不难设想,没有民众信心的始终策应,房地产调控结局只能是事倍功半甚至事与愿违恶性循环。果如是,将是政府、地产商、公众谁也不愿看到的“三损”残局!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李克强强调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 加快公租房建设
      下一篇:章光101为西药门致歉 称发现问题将立即召回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