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民企公选“红色CEO”
他们都是偷跑出来参加面试的,如果被上级知道堂堂副局长来温州求职一个民企党支部书记,那就成为笑话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黄柯杰 | 浙江温州报道
“如果你是一位企业的党支部书记,遇到企业员工请求涨工资而进行罢工时,你会怎么做?”这是6月19日温州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候选人面试中的一幕,态度严正的五位评委对一位正处级的“考生”提问。
一个月前,为充实温州非公企业党建组织的实力,温州市委组织召开消息发布会,联手温州25家民企,面向全国招聘提拔一批优良的党组织书记,年薪最高达20万元。成果25个岗位引来1205人报考,组织部门根据履历考核,初选入围者242人。本刊记者注意到,入围者不乏厅、处级在职干部。
此举被外界形象地解读为温州民企公选“红色CEO”。据温州市委组织部工作人员介绍,此次招选运动得到中央领导的重要批示,或将成为温州非公企业党组织建设的一个新起点。
面试严格程度堪比国考
面试时间是早上8点30分,组织部的工作人员提前一个小时开端做筹备工作。
13台从公安部门借过来的身份证快速验证仪首先派上了用处,工作人员对签到的面试人员身份逐个查验。
签到验明身份后,便是抽签。第一次抽“抽签次序号”,第二次抽“面试次序号”,两次抽签后,排定考生的面试次序,由领导员统一带到候考室,考生上交手机给领导员统一保管。
候考室成为考生们交换的场合,他们来自全国各地,都是人到中年或者已经退休,多年的官场历练让他们先在候考室里交起了朋友,几番攀谈,一些考生掏出名片向新结交的朋友散发。
面对记者,他们都保持低调,一位考生笑着说,他们都是偷跑出来参加面试的,如果被上级知道堂堂副局长来温州求职一个民企党支部书记,那就成为笑话了。温州市委组织部也再三吩咐本刊记者,千万不要把这些人的身份写出来。
在考生们候考的时候,密封的试卷已经送到了评委手里。评委一共有12组,每组5个人—— 由一位组织系统官员担负主评委,其他4人中两位来自招选企业、另外还有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和一位非公企业党组织书记。
温州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徐强中告诉《瞭望东方周刊》,面试采用的是公务员测验的程序,面试占总分2/3左右,资格分则占1/3。
测验标题只有三道主观题,属开放式的考题,答题时间是15分钟,剩下5分钟由企业负责人提问。
久经官场的考生对这些标题应答自如,计分员计分后,主评委当场发布成绩。根据得分情况,面试人员按5:1进入双向选择阶段。
“过程透明公开,严格程度和公务员测验相当。”一位主评委告诉本刊记者。
百人工厂将有副厅级待遇的书记
62岁的李寿鑫成了一名考生。2008年之前,他是重庆市航天职业技巧学校的党委书记,管理过8000多个学生,现享受副厅级待遇退休。面试时,他侃侃而谈,丝毫不露怯,像是进行一场正常的党务交换大会,这一幕让温州温兄机械阀门有限公司总经理姜瑞元怦然心动,姜事后评价李寿鑫“有魄力,能镇得住场面”。
三个面试的问题,李寿鑫答得层次分明,井井有条,姜瑞元当场打下95分高分。面试完后,按照礼节,李向各位评委鞠躬致谢,评委却面露愧色。一位评委说,李的综合素质不错,就是年纪大了一点,登记表上写的是48岁的,没想到是48年出生的。姜瑞元连忙接话,年纪大不怕,我们的总工程师都70多岁了。
李寿鑫的平均分是89分,姜瑞元长舒一口吻,脸上露出笑容。
温兄机械是一家重要生产医疗器械的民营企业,姜瑞元从改革开放初期的200元起家,2002年企业产值也只有200多万元,2009年,随着产品转型,企业发展迅速,2009年,温兄机械成为一家有员工百余人,年产值接近一亿元的中型企业。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