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天,马龙县县长和建设局局长分辨接收了媒体采访,县长表现,针对土坯房大批倒塌的情况,县里已经着手开端进行灾后重建工作。县长和建设局局长都表现,水淹全城是因为离城3公里处的外蒋子口太窄和降水量太大造成的,与楼房和桥梁建设无关。
昨天中午3点,马龙县建设局局长杨泽军接收了媒体采访。
记者(以下简称记):建设局是否将产生内涝的情况考虑到建设工作中?对河堤的建设标准是什么?
杨泽军(以下简称杨):考虑到防洪请求,在城市建设中对河道的宽度、楼房的高度都有请求。政府有关部门每年都对经过县城及周边的马龙河、横山河道进行清淤,多年来,两条河河道只有拓宽挖深,河床没有变高,河道也没有变窄。上世纪70年代以前,流经县城的河流由于要在城里拐9个弯,因此也叫“九曲文河”。由于河道曲折加之县城地势较低,时常呈现水淹县城的情况。上世纪70年代后,为解决城市的内涝问题,开挖了一条直河道将“九曲文河”流经城里的河水引入这条直河道里。本来的河道已经放弃,城里的这条河道现在叫横山河。对于河道建设是有标准的,马龙的年降水量在900—1000毫米之间,根据历年的降水量作参考,是以50年一遇为标准来修河道的。横山河最低把持宽度是18米,本来马龙河只有4米宽,后来拓宽到了16米。纳入城区范畴内的两条河道的高低游都是一样宽。
记:既然纳入城区范畴内河道较宽,为什么会呈现水淹全城的状态?
杨:县城的地势平缓,建设管网时一般坡比请求在千分之三左右,有利于水的流动。可是,县城很多处所的管网坡比只有千分之一左右,不利于水的流动。县城四面环山,地势较低,每当下雨,水总是会汇集到平地,加重了县城的排洪累赘。对河道进行改革的地段重要在城区,两条河流在利民桥处汇聚,那里已经纳入了城区范畴将要进行改革。以外的属于自然河道,不在改革范畴之内。造成此次水灾的处所是离城3公里河流下游的蒋子口,那个处所本来的河道也是很窄并且是一个急弯,不时会呈现洪涝灾害。为懂得决那个处所的洪灾要挟,多年前,在县领导的带领下重修了一条6米宽的河道缓解了洪灾的危险,但是依然不够宽。此前已经有打算筹备把这个河道修宽。26日的降水量属于百年一遇,洪水到蒋子口处,河道变窄,洪水回流造成了这次水灾。不管城里的河道修得再宽,这个处所太窄,不能有效排洪,以后确定要对这个处所进行拓宽。
记:有网友说,造成此次水灾的原因是,由于开发商在河边建房和修桥时侵犯了河道,使得河道变窄造成的。
杨:那一段是在高速公路出口处附近,河道一直没有变窄,河床也没有变高。那一段此前也在施工,因此有群众认为那就是出问题的处所。高速公路从河面上通过,此前河上桥梁有24米宽。一年前,施工单位又把桥梁拓宽,但是河道同样没有转变。开发商在河边建房,同样没有转变河流的宽度和河床高度。这种说法没有根据,由于很多群众家里都被淹了,有情感是可以懂得的,但水灾确实和修桥建房没有关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