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日报道:平山县一些村民动用12艘大船,在岗南水库违法开采铁砂。相关情况经本报报道后,平山县县政府组织环保、交通、公安、岗南水库管理局等多个单位查扣了3条非法开采铁砂的船。可第二天晚上,一些采铁船又通宵干起来。据岗南水库管理局的工作人员透露,10月9日下午他们在南庄村看到,还有11条船伺机而动。(详见本报9月29日、10月8日报道)
最新进展
平山县政府再调度
集中打击非法采砂
10月10日,平山县政府办公室谢先生告诉记者,县政府昨天召集环保、水利、交通、土地、畜牧、水库管理局等部门和单位,就如何有效治理在水库非法开采铁砂问题进行再调度,要求各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处罚力度,齐抓共管。牵头部门由以前的县环保局改为县水利局,适时开展集中打击行动。
岗南水库管理局希望有关部门能够建立长效机制,除了协调联动外,还应把保护水源地水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对各乡(镇)村提出要求。
追问原因
多个部门怎么管不住在水库乱采铁砂?
岗南水库是石家庄生活供水水源地和首都北京应急供水的水源地,其战略地位异常重要。因此,快速、高效地查处水库违法开采铁砂就显得十分紧迫。那么,治理这种乱采行为究竟难在哪里呢?
暴利驱动
一吨铁砂卖500元
据了解,这些非法开采铁砂的船主要来自平山县西柏坡乡南庄村,漫步在这个村子,就会发现这里的大街小巷到处都是一堆堆等待出售的铁砂。
10月8日,一位姓万(音)的村民对记者说,这些船造价六七万元,都是村民以入股的形式购买的,一吨铁砂一般能卖500元钱,一条船偷采一个通宵,至少能采10吨铁砂,有时还会多些。“我们村很穷,每人只有2分地,外出打工也不容易,所以就偷偷在水库开采铁砂。”这位村民说,他们也知道这样做违法,可在巨额利润的驱使下,一些村民就铤而走险。
外地也有人眼红他们的“生意”,纷纷加入乱采队伍,利润四六分成。
岗南水库管理局的有关人士说,今年5月份,他们发现岗南水库有2条开采铁砂的铁船,几天后铁船增加到26艘之多。
处罚乏力
治理难以形成重拳
依据《河北省河道采砂管理规定》和《石家庄市岗南黄壁庄水库饮用水水源污染防治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县级以上的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对在水库非法采铁行为都有监管责任。可记者跟平山县有关部门沟通此事的时候,他们第一反应是:“你找水库管理局!”
平山县水利局河道管理办公室一位负责人说:“岗南水库管理局属于省水利厅,我们无权管人家的事情。”而岗南水库管理局的领导则表示,水库管理局是隶属于省水利厅的事业单位,没有行政执法权。因此,水库管理应该是地域管理,县水利局、环保局都应该管。
然而,平山县环保局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说,南庄村非法开采铁砂问题很难办,因为村民们“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观念根深蒂固,面对执法者村民们往往聚集几十号人对抗,治理一次好几天,很快又反弹。这位负责人还表示,因为非法采铁者不是企业,根据有关法规,他们对非法采铁的村民最多处罚500元,难以起到震慑的作用。而水利部门可以处罚5000元以上、10000元以下,处罚力度明显要大很多,因此他们建议政府,把岗南水库主要监管权,交给水利部门。
监管缺位
没有形成长效机制
岗南水库管理局的工作人员分析说,在水库内开采铁砂不同于矿山开采,由于水体具有流动性特点,水质恶化传播速度快,一旦被污染,就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对石家庄的生活用水造成影响。
正因其重要性,《条例》明确规定包括水利局在内的多个部门协同环保部门监管,还把这项工作作为考核评价有关部门负责人的内容。而事实上,岗南水库有时处于无人监管的境地。据群众举报,最近几天,南庄村那些非法开采铁砂的船仍旧晚上出没。南庄村一位姓万(音)的村民也直言不讳,他们一直都在采。
谈到这个问题,县环保局的一位工作人员说,他们没有巡逻船,接到群众举报,他们一般都是会同水库管理局一起治理。
岗南水库管理局一位姓赵的负责人表示,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保护水库大坝安全、养护维修和供水。对水库水质安全虽有监管之责,但没有行政执法权。管理局只有四五个人负责水库巡逻,每周开船巡逻三四次,晚上无人巡逻。
对策探讨
必须多方重视严防水源污染
河北省专家献策团专家、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李树声认为,岗南水库的水质如何,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必须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岗南水库管理权隶属于省水利厅,水库管理局作为水利厅下属单位,责无旁贷,如果不能有效制止乱采行为,应立即向上级汇报,采取断然措施。同时,依照地域管辖的原则,平山县有关部门也应切实对岗南水库水质负起监管责任,严防地表水源污染问题的发生。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