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天气预报
济宁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济宁人事考试单位代码
济宁市安全教育平台
济宁违章查询
济宁住房公积金查询
济宁科技网 济宁培训班 济宁银行网上银行 济宁教育网 历史故事 家庭教育 济宁市地图 济宁房产 济宁教育网 济宁人事考试信息网 济宁新闻网
币圈最新消息 济宁信息港
浏览器之家 济宁汽车 睡前小故事
下载吧 股票书籍 花花草草
百应百科 照片恢复 学习通
红警之家 睡前小故事 马伊琍
手机照片恢复 手机数据恢复

放开生二胎政策可能试点 短期难以全面实施

时间:2010-10-13 10:09来源:新华社-瞭望东方周刊 www.yunhepan.com

  “一独生二胎”传言流变

  30年前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被反复提及:“到30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芦 | 北京报道

  日前,中国人口问题专家何亚福在接受法新社采访时透露,从明年起,我国将以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和浙江为试点,允许夫妻双方只要有一人是独生子女,就可以生第二胎。而且,这项政策将在五年之内扩展到全国范围。一时间,此消息流布甚广。

  恰巧,9月25日是《中共中央关于控制我国人口增长问题致全体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公开信》发表30周年之日。在这封被视作计划生育政策发端的公开信中,有这样一句话最近被反复提及:到三十年以后,目前特别紧张的人口增长问题就可以缓和,也就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了。

  原中国社科院人口所所长、计划生育政策的主要制定者之一田雪原,在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30年前中央连开5次会议讨论计划生育政策,最终他们起草了给中共中央书记处的报告,其中就有上面这句话。他说,制度设计之初,目的便是“控制一代人生育率”。

  如今,“一代之约”的时间已到。在计划生育政策主导下的早期出生者,已经到了结婚生子的年龄。同时,中国的人口状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计划生育政策结下硕果的同时,也酿下了苦果:男女比例失衡、民工荒、人口老龄化,这些前所未有的问题都给计划生育政策带来了新的挑战。

  “一独生二胎”的消息来自“内部渠道”

  何亚福告诉本刊,“一独生二胎”的消息来自“内部渠道”。对于这一消息,本刊采访的一位官方学者称,对此事“知道一点”,但具体信息不愿更多透露。而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处的工作人员则对本刊表示,“不知道他们从哪里得到的消息,我们还没有接到正式通知”。

  尽管中央尚未有正式通知,但地方对此事却已多有所闻。

  就在9月中旬,浙江省刚刚进行了一次相关调研。据《钱江晚报》报道,杭州市各社区在几天内对全市上千人进行了电话调查,内容便是一方为独生子女的夫妻是否愿意生育二胎。而据杭州市江干区计生局工作人员称,调查范围不只是杭州,而是覆盖了浙江省。杭州市计生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厉敏对媒体称:“这是省里在做的一个调查,是为国家做决策服务的。”这一消息一经发出,便引来人们对二胎政策变化的猜想。旋即,在9月16日上午,浙江省计生委叫停了这次调查。

  当本刊记者联系到浙江省计生委办公室主任潘祖光时,他并不避讳:“国家有这个计划,但现在还没有定论,我们也在等。”他直言,这是一个面向全国的计划,而不仅仅是对某些省份。

  本刊记者联系何亚福提到的其余4个试点省份计生委时,除了黑龙江省计生委政策法规处副处长蒋艳秋表示对此事尚不知晓外,其余3省的计生委人员都表示听闻了这个消息,但也仅限于“听说”,还没有看到正式文件下发。

  从各省计生委的回应可以看出,目前这项政策的总体方向并无太大疑问,只是具体试点方案尚未确定。

  9月26日的《南京日报》刊载《老龄化加速、生育率极低,我省“二胎”政策有调整空间》一文,也清晰地传达了这个意思。文中提到江苏省计生委有关人士称,目前国家还没有正式公布试点省份名单,因为一直在不断调整,“就我了解的看,江苏可能不在第一批试点范围内。”在接受本刊记者采访中,江苏省计生委宣教处有关人员也采用了这一说法。

  计生部门:人口问题,敏感

  在此次采访中,各地计生部门不约而同地流露出十分谨慎的态度。

  江苏省计生委宣教处人员向本刊表示,人口政策牵扯到千家万户,社会稳定,太敏感。“敏感”,成为各省计生部门提到最多的一个词。

  辽宁省计生委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更直白:“计划生育的事情,稍微有点风吹草动,社会就会有非常大的反响。所以有什么政策,我们只能说是不知道。”

  对于地方计生部门来说,除了人口政策本身事关重大,还有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就是中央的态度。尽管按照2002年9月1日正式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放开二胎”的权力已经交给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代表大会或者其常务委员会,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地方计生部门仍然要看中央行事。

  上述辽宁省计生委人士称,“实际上权力并没有下放”,国家有要求,省里得服从国家大局,各省政策都要上报国家计生委。

  吉林省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孙姓处长也对本刊称,各省的人口政策法规必须由国家批准,不批不放。“唯独人口政策,不光是由国家计生委批准,还得国务院批准。”

  但由于试点须由地方开始,而在中央给出定论之前,地方又难以放开口风,这使得地方计生部门面对媒体时常“自摆乌龙”。

  据《新民晚报》报道,此次“一独生二胎”的电话调查中,在浙江省计生委叫停调查前后,官方的说法发生了明显转变。事前称“调研是为国家决策服务”的杭州市计生委发展规划处处长厉敏在随后媒体的采访中选择封口:“此事由省计生委宣教处统一向媒体发布信息。”而浙江省另一座城市宁波的海曙区计生局,更直接否认了进行过相关的调查。

  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北京市。今年1月25日,《新京报》报道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副主任彭彧华透露有望实行“一独生二胎”。但第二天,北京市人口计生委即矢口否认。

  目前,各地都处在“十二五”规划制定的冲刺阶段。由于这一规划事关未来五年的长远发展,各个部门面对舆论便愈发谨慎。受访的各省计生部门纷纷表示,“十二五”期间地方的具体计生政策是否会有改变,还要看中央的意思。

  本刊记者联系到的几位官方学者,也显示出不同寻常的谨慎,大意多为“只谈学术观点,不谈政策”。一位官方权威人口学者直接表示,关于计划生育的政策,“今年一句话我都不能说,我的名字就不要提了”。

  计生政策松绑呼声渐高

  相比政策制定部门的低调,最近几年,舆论关于计划生育的讨论可谓空前热烈。

  2010年的全国两会上,放开二胎成为最热门的话题之一。全国政协委员葛均波、张茵都提议放开二胎。张茵建议:国家应逐步放开二胎政策,并且有个3~5年的过渡期,让一部分人先生,然后再完全放开。提案一经披露,便被众多媒体关注,并在网上得到很高的支持度。

  学者们为计划生育松绑的呼声在这两年也陡然增高。这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年底的两篇文章。

  2009年11月26日,清华大学国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钢在《经济参考报》发表文章《中国需稳健调整计划生育政策,稳定未来人口规模》,呼吁“从现在起开始实行第二代人口政策,即‘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其政策目标是防止人口严重老化和少子化”。

  作为国内著名的政府智囊,胡鞍钢曾在2000年称“必须坚持计划生育政策”。而现在,他认为计划生育政策已经到了“需要根据变化了的形势进行适时、灵活、稳健的调整”的时候。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便是田雪原。这位被称为计划生育政策“副总设计师”的学者在去年12月4日的《人民日报》上发表文章,特别提到“夫妇一方为独生子女者,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农村现在可以实施,城镇可从‘十二五’开始实施”,同时他还在文中建议全国不分城乡,夫妇双方均为独生子女者,一律允许生育两个孩子;在有效制止三孩及以上多孩生育条件下,农村可普遍允许生育两个孩子。

  在接受本刊采访时,田雪原说,媒体认为他的观点发生了转变,这是“不正确的”。他自称,现在的观点,就是在“坚持初衷”。而他所说的初衷,就是1980年定下的,三十年后可以采取不同的人口政策。

  在田雪原看来,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已经达到了当初的目标,少生了4亿人,使得计划生育政策在上一个阶段的历史任务已经完成。如今我国已经步入低生育水平多年,这正如30年前所料,人口政策需要面临新的抉择。这和胡鞍钢的看法颇为相似。

  还有些微妙的变化在悄然发生。何亚福对本刊说,2005年之前,他的研究成果不但不能出现在电视报刊上,而且在人民网论坛上发帖都无法通过审核。

  而在大约2005、2006年期间,这种情况开始发生改变。从那以后,他的文章不仅能顺利通过审核,有时还会被加精并推荐到首页。而几乎是同期,他的文章开始可以在各个媒体发表,“这放在2005年前是不可能的”。

  近两年,他在两会期间还积极参与人民网的E提案活动。他提过十多个提案,其中今年提出的《计划生育转变为自主生育的建议》在十大提案评选中位列第二。何亚福认为,这些转变都可以看做是中央在转变人口政策前所做的必要试探。

  全面放开二胎,在短期之内不太可能

  如果此次“一独生二胎”的政策最终推行,受覆盖的人群将会非常可观。

  辽宁省计生委的工作人员表示,虽然还没有相关数据,但这次应该是很大的一个规模。他说,一独家庭应该还是以城镇为主,而在辽宁全省,城镇人口占到60%,符合条件的家庭“数量肯定不会小”。

  而可能被选作试点的省份,都是计生政策效果显著,生育率较低的省份。这些省份本身城市化的水平都比较高,因此都和辽宁一样,影响甚广。

  但是有专家认为,这些政策可能惠及的家庭有多少会选择生育二胎,结果尚未可知。

  根据近年来的调研结果,随着育儿成本的升高,年轻一代的生育意愿已经大大降低,尤其是在沿海发达城市,而这些城市往往也正是老龄化严重的地区。

  “总和生育率”大致代表平均一名妇女所生育的孩子数量,当生育率达到2.0左右时,人口规模可以保持稳定。根据2000年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总和生育率只有1.22;2005年的1%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当年总和生育率为1.33。低下的生育率,成为众多学者支持放开二胎的主要依据。

  实践也在为放开二胎提供依据。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甘肃省酒泉、山西省翼城、河北省承德、湖北省恩施等地,就一直在试行二胎政策。“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曾在2005~2006年前往这些地区调研,结果发现总数超过800万人的试点人群在宽松的生育政策下也常年保持人口低增长,总和生育率不到2。而且,在这些地区,一孩的比例不断上升,二孩的比例不断下降。

  “21世纪中国生育政策研究”课题组的主要组织者,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顾宝昌早在2004年便已提出“应逐步过渡到每对夫妇生育二个孩子,不会造成人口失控”。

  不过,官方仍保持谨慎。2月4日,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在南方十二省人口计生委主任座谈会上传达了国务院领导近期有关人口计生问题的重要讲话,指出“十二五”期间必须坚持稳定现行生育政策不动摇。

  辽宁省计生委的匿名人士也估计,全面放开二胎,在短期之内不太可能。这让顾宝昌“头疼不已”:“我们耽误的时间已经越来越多了,人口问题不像经济问题,错过了容易调整,人是过一年长一岁。”在他看来,没有讨论的空间,是目前计生政策的最大问题。当然涉及的还有更深层次的因素。“我们现在还是GDP挂帅,因此分母(人口总量)越小越好,最好分母是1。”

相关阅读
  • 义务教育质量监测结果公布 学生睡眠不足问题依然存在
  • 2020放假时间安排来了!五一放5天 国庆中秋放8天
  • 习近平会见出席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 共商创新合作
  • 北京市解除输入型鼠疫病例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
  • 全国初雪时间地图发布,来看你家2019年第一场雪什么时候下?
  • 世界第一!中国高铁年底通车里程将达3.5万公里
  • 年底了,你可能还有这些钱会到账!速查!
  • 人社部首次公布100个短缺职业排行,营销员、收银员等排名前十

    • 上一篇:杭州钱塘江2名失踪人员仍无音讯
      下一篇:媒体称江西宜黄县长在被处理当晚仍带头抢尸体

      济宁运河畔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来源于注明来“源于:运河畔或www.yunhepan.com”版权均属运河畔网所有,其他媒体可以转载,且需注明“来源运河畔网”
      ②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济宁运河畔,济宁信息港)”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③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 全网热点
      • 健康
      • 教育
      • 新闻
      • 美食